十陵街道
简介

十陵街道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城区距市中心(天府广场)约十公里,是成都城市向东发展的主体区域(属于成都市的“东部新城”、“十陵——洪河——三圣”组团)之一。辖区南部(成洛大道以南的部分)为成都市副中心之一的部分和“成都东村”的一部分。十陵街道与成华区保和街道办事处、龙潭街道办事处、龙泉驿区大面街道办事处、西河镇接壤。
十陵原名石灵。因辖区内青龙埂上分布着明代的十座蜀王陵墓群(即后来在上世纪90年代建设的明蜀王陵博物馆附近、2003年开始修建的十陵市政公园内),故1994年决定原石灵乡撤乡建镇时,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将石灵更名为十陵。2004年9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4]36号)同意龙泉驿区撤销十陵镇,并在原十陵所属行政区域,实行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改设为十陵街道办事处)。现成洛大道西段与十陵下街交汇处的绿地立有一石,上书“石灵”两字,以示十陵街道为人杰、灵气之地及十陵之原名。
成都市集商贸、旅游、休闲于一身,张艺谋导演在2003年为成都市拍摄的宣传片中谓之:“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此一特色体现在十陵街道各处:十陵街道辖区内有多处旅游、休闲、居住和办公之处,可谓商、住、游齐全。特别是在2004年十陵改设街道办事处后,十陵的城市发展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同时,十陵街道也是成都大学等大学所在地,亦是从成都城东通向成都东郊的必不可少的交通要地之一。
历史沿革1960年,国务院批准建立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隶属于龙泉驿区,为乡建制,全称石灵乡。
199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龙泉驿区撤销石灵乡,改为镇建制,全称十陵镇。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人口为53124人。
2004年9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4]36号)同意龙泉驿区撤销十陵镇,并在原十陵所属行政区域,实行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
地理环境十陵街道,地处成都平原,境内浅丘、平坝兼有,以平坝为主。随着十陵街道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浅丘逐渐消失(除十陵市政公园片区外),取之而来的主要是城市景观。十陵街道现辖华川社区、双龙社区、江华社区、宁江社区、天兴社区、和平社区、石灵社区,大梁村、青龙村、来龙村、千弓村、太平村。
水文气候十陵街道境内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

明,日照较充足。年均气温15.7℃,极端最高气温35.7℃,较同纬度的武汉市低6.5℃;极端最低气温-5.9℃,较武汉市高7.9℃。夏天偏凉,冬天偏暖;年均无霜期287天,日照1205.7小时;年均降水量974.4毫米,7-8月占全年的51%,1-2月较少。
地名由来十陵街道因辖区内青龙埂上分布着明代的十座蜀王陵墓群,故于1994年撤乡建镇时,将“石灵”更名为“十陵”。(目前辖区内一宠物花鸟市场及一个社区仍沿用“石灵”一名)后2004年撤镇后,“十陵”一名沿用至今。
行政区划

十陵街道辖华川社区、双龙社区、江华社区、宁江社区、天兴社区、和平社区、石灵社区(7个社区),大梁村、青龙村、来龙村、千弓村、太平村(共5个村)。十陵街道办事处是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故十陵街道办事处全称为龙泉驿区人民政府十陵街道办事处。十陵街道办事处驻地: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街道下街67号。邮编:610106。
城市环境公共交通
1、长途车站/城市公交首末站:
(1)长途车站:十陵客运站。十陵客运站是成都市主城区十大枢纽客运站之一,同时又是成都最大的客运中心。该站位于成都市东三环路三段外侧,与成都市公交集团公交十陵中心站(十陵公交站)相邻。十陵客运站与成都城区其他九大枢纽站实行联网售票,乘客可就近在主城区任何一个枢纽站提前3-7天购买预售票。
(2)城市公交首末站:成都市公交集团公交十陵中心站(十陵公交站)。
2、辖区干道/高速公路:
(1)主要干道:
①大道:成洛大道、蜀王大道北段、蜀王大道南段;
②路:东三环路三段、灵龙路、和平路、江华路、农平路、东洪路中段、东洪路北段、大梁路、友谊路、灵雅路、创业路、老成洛路;
③街:兴业街、十陵上街、十陵中街、十陵下街。
(2)高速公路:G42沪蓉高速(成南高速)、G76厦蓉高速(成渝高速)、G4201成都绕城高速、成安渝高速(待建)。
3、立交桥/下穿隧道:
十陵立交桥(三环路--成洛大道跨线立交桥)(待扩建)、成南立交桥(三环路--沪蓉高速互通式立交桥)、螺蛳坝立交桥(沪蓉高速--成都绕城高速互通式立交桥)、蜀王大道——洪河大道互通式立交桥(待建)、成洛大道——成安渝高速——成都绕城高速互通式立交桥(待建)。
4、城市地铁:
四号线:全长41.3公里,共设车站26座。是东西方向的骨干线,西部起于温江大学城,向东主要串联了温江的光华经济生活区,成都西站、中心城RBD、十陵客运中心,止于绕城高速边缘(温江——绕城路东)。一期工程已经动工。
九号线:全长27.5公里,共设车站14座。是位于中心城三环与绕城高速间的市域快线环,一期工程起于与4号线的换乘站十陵站,串联了东部副中心、南部CBD以及双楠片区(高新——十陵)。将于2020年前开工。
5、城市公交/龙泉公交:
(1)城市公交:80A路、97路、108路、108路区间、122路、219路、301路、331路、337路、412路、530路、534路、536路、536路区间、537路。
(2)龙泉公交:854路、857路、857A路、858路、858A路、858B路、867路、868路、869路、887路、888路、889路、890路。
【注】80A路、97路、108路、108路区间、122路、301路、331路、337路、412路、534路、536路、536路区间、537路开通了成都公交IC卡(“天府通”卡)。
商业楼宇/服务机构
月楿广场(及步行街)、明珠时代广场(及步行街)、紫晶灯饰城广场、芙蓉步行街;安信证券交易所;交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成都农村商业银行(原成都农村信用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十陵邮政所、成都大学邮政所;中国电信营业厅、中国移动营业厅、中国联通营业厅。
居住小区
龙锦湾(在建)、竹林尚书(在建)、书香雅舍、东景康庭、明珠景苑、月楿丽苑、东方家园、紫晶广场、东林半岛、森邻香堤、来龙名苑、华川小区、天兴小区、宁江小区、江华小区、十陵小区、现代新居、明蜀新村、新园、平安小区、汇鑫苑、银发小区等。
驻区学校
龙泉驿区十陵小学、龙泉驿区十陵第二小学、龙泉驿区十陵第三小学、龙泉驿区十陵第四小学、龙泉驿区十陵第五小学、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初级中学、成都市华川中学、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北校区、西南科技大学十陵教学点、四川长江职业学院、成都大学主校区。
休闲场所
1、十陵市政公园(青龙湖公园):
十陵市政公园是成都六大旅游休闲商业区之一。它北起成洛大道西段,南至成渝高速,西起蜀王大道南段,东至成都绕城高速。面积约10平方公里,绿化率高达80%以上。湖区面积约面积约1500亩。内有历史文化区(明蜀王陵)。公园为城市东部最大的“造氧基地”、重要的生态绿地,也是构建城市湖泊水系和城市森林的重要工程,更是成都市民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
2、朱熹文化城:
内有朱熹宗祠、始祖居、朱熹文化交流传播中心、度假中心、景观建筑及书院。
3、宠物市场——成都市石灵宠物花鸟市场:
成都石灵宠物花鸟市场是成都市宠物花鸟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东三环路三段与农平路交汇的路口(十陵公交站出站口对面)。
风土人情

[1]
成都人在每年的端午节,都将上演龙舟竞赛,这是蓉城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2006年的成都锦江龙舟赛将上万名成都市民召唤到母亲河畔,用传统的赛龙舟方式庆祝佳节。
文物考古明蜀王陵

成都明蜀王陵是明太祖朱元璋之皇室家族陵墓群,距今已五六十百多年,位于距十陵街道辖区内的正觉山麓前后。这座发掘于1979年,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明蜀王陵是明太祖朱元璋嫡孙蜀僖王朱友的陵寝。
明十陵以明代第三代蜀王僖王陵为中心,围绕其四周及邻近区域已形成最为集中的僖王赵妃墓、僖王继妃墓、黔江悼怀王墓、怀王墓、惠王陵、昭王陵、成王陵、成王次妃墓、半边坟郡王墓等十个陵墓,十陵街道因此而得名。
十陵中现已发掘了僖王陵、昭王陵两墓。僖王陵于1979年经考古发掘清理,出土了500多件彩釉兵马俑、舞乐俑等珍贵文物。地宫全长28米、宽8.96米、高6.59米,仅恢复后的阶梯就达44米。其后殿正壁中心镶嵌的圆形镂空描金彩釉双龙盘堪称明代艺术珍品,昭王陵中一对仿朱元璋之人头龙为全国之绝。而西陵较王建墓(永陵)更显雄伟,较北京十三陵更为精美,其雕刻之精美,书法之刚劲,地宫之富丽,陵墓之集中,被誉为中国古代帝王陵中最精美最集中的地下宫殿。1996年12月明蜀王陵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济建设

十陵街道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东部,是成都市城市向东发展的主体区域之一。十陵街道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十陵街道城区距天府广场10公里,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22公里,距火车成都站(火车北站)11公里,距火车成都南站11公里,距成都东客站4公里。成昆铁路货运线穿境而过,以三环路、成洛大道、蜀王大道、成渝高速、成南高速、成都绕城高速为骨干的交通网络覆盖全境,现已开通16条以十陵街道辖区为起点的城市公交线路和11条以十陵街道辖区为起点的连接成都郊县的公交线路。十陵街道生态环境独特优良。境内气候温和,绿色城区和十陵市政公园交相辉映,构成了十陵街道独特的绿色景观。
改革开放之初,十陵街道是一个落后的农村建制乡,当时称石灵。据档案资料记载,当时的十陵除了很少的农业税外,几乎没有一份钱的其它财政收入,全靠上级拨款扶持。
上世纪80年代,十陵的农村经济总收入仅767.35万元。上个世纪90年代初,国家三线调迁军工企业调迁到十陵, 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大城市对十陵的辐射力增强,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亿元大关,达10004万元;1993年达3亿多元,1994年达5亿多元,1995年达7亿多元……进入新世纪来,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都以亿元为单位不断向新的记录攀升。
改革开放30周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不断实现新突破。1980年,十陵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21元;1990年,十陵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元;2000年,十陵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 3000元。2007年,十陵农民人均纯收入远远超过6000元。2008年,有望突破7000元,逼近8000元。
上个世纪80年代,十陵财政收入几乎为零。上世纪90年代后,十陵依托军工企业内迁、东部副中心和东部新城建设,引进和建设了新成都大学、成都第一大车站——十陵客运站、十平方公里十陵市政公园、成都体育竞技中心等重大项目,经济发展迈入快车道。2007年,财政收入一举突破1亿元大关,成为名副其实的“亿元街道”。
改革开放之初,十陵是一个传统的农业乡,城乡二元结构相当明显。据十陵街道的老人回忆,以前的十陵基本上都是农村,仅有的一条街,也是过路街(即老成洛路的一段,如今的十陵老街)。
随着十陵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如今农业人口只剩1万多人。这1万多农民虽然仍处农村,但却享受着高度的现代文明。经过不断的建设与改造,农村交通已经四通八达,连接城东新区两大核心组团的蜀王大道、连接三环路的灵龙路、连接成洛大道的东洪路已经全部硬化、绿化、亮化和美化。另外,自来水、天然气、光纤、宽带也已通农村。农民的收入也接近市民的收入水平,部分农民的收入已远远超过城市人均收入。
如今,十陵城市化率已经突破90%,成为成都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里人和农村人都享受着同等的“城市待遇”。从配套建设来看,完善的基础设施已实现城乡全域覆盖。建有2座自来水厂,变电站1座,供气站有4座;有程控电话装机容量15万门,无线通讯机站8个,兴网传媒龙泉广电宽带(原龙泉广电宽带)、ADSL、成都长城宽带、艾普宽带等信息平台服务一应俱全;现有大学2所,中学2所,小学5所,幼儿园13所;有综合性大型医院5所;金融有各类金融机构、证券交易所一应俱全。
从社会保障来看,拆迁农民实现了“三充分一持续”。充分安居方面,农民集中居住经历了自建到统建的历史跨越。统建之前,拆迁农民按照集中居住的原则,修建了全省示范农民安置小区——明蜀新村等近10个农民集中居住区。统建后,拆迁农民安居工程是由政府统一修建可与大型商品房居住区媲美的新居工程,按照人均35平方米免费分给农民,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的居住质量。充分就业方面,修建了兴业街、创业路,正在打造新居工程创业城,充分满足了拆迁农民的创业需求。充分保障方面,所有拆迁农民都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
从2010年开始,十陵又将揭开它发展的新篇章:推动辖区内的军工企业调迁、推动一般工厂搬迁、推动污染企业关闭、发展高端房地产业、发展现代商贸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旧城改造……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必将推动十陵向更好的明天迈进!
风景名胜僖王陵
明代墓葬,明朝第三代蜀王(蜀僖王)朱友薰陵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大面街道境内。明宣德十年(1435年)建成,1978年发掘清理。陵区地面建筑早年被毁,墓室全长28.69米,由两个砖筑纵列式筒形拱券组成,拱券厚度1.2米入墓依次为墓道、八字墙、墓门甬殿、甬道、前殿、前庭、中殿、后殿、棺室、厢房或耳室,规模宏大。全部殿宇厢房皆施以绿色琉璃筒瓦大屋顶,斗拱出檐,石仿木门、窗上浮雕各式精美扎外图案。气势宏伟、、华丽精美,堪称一绝,是迄今已发现的明代帝王陵中最精美的地宫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帝王陵中最为精美的地下宫殿”。墓中出土圹志记载朱友增宣德九年(1434年)因患风疾而死,谥谥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