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1年
世纪:15世纪 年代:1430年代 年份:1431年 传统纪年: 年号:明宣宗宣德六年;日本后花园天皇永享三年
辛亥年(猪年)
大事迹1)2月21日,对贞德的审判开始,5月30日 贞德被烧死.
2)3月3日,欧日纳四世当选为教皇。
3)柬埔寨吴哥王朝遭暹罗击破,吴哥被掠,金边成为暂时首都。
4)郑和、王景弘第七次下西洋。
5)法国普瓦捷大学建校。
6)明孝陵完工。
出生亚历山大六世1431年1月1日-1503年8月18日),原名Roderic Llançol de Borja i Borja(加泰罗尼亚语)(1492年8月11日—1503年8月18日)在位。出生于西班牙瓦伦西亚。在位期间的1493年,曾为葡萄牙与西班牙的划定了殖民扩张分界线,即“教皇子午线”。


埃尔科莱·德斯特一世(意大利语:Ercole d'Este I,1431年10月26日费拉拉-1505年6月15日),费拉拉公爵,埃斯特家族成员。埃尔科莱出生于费拉拉,其父是费拉拉侯爵尼科洛·德斯特三世,其外祖父是萨卢佐伯爵托马斯三世。
1445年至1460年,埃尔科莱在阿拉贡国王阿方索五世的那不勒斯宫廷中接受教育,学习军事艺术、骑士品质、建筑和美术鉴赏等,使得其日后成为文艺复兴的重要资助人之一。
罗伦(1431年-1478年),字彝正,号一峰,江西永丰人。明朝成化二年,与上对策万余言,直斥时弊、名震都下,擢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两年后告病回乡,不复仕。于金牛山著书讲学,学者甚众。卒后追赠左春坊谕德,谥文毅。著有《一峰集》。《明史》有传。
弗拉德三世(罗马尼亚语:Vlad al III-lea Ţepeş,1431年11月或12月—1476年12月)瓦拉几亚大公(1448年,1456年—1462年,1476年11月—12月)。“采佩什”在罗马尼亚语中的意思是“穿刺”,他被人称作穿刺公。是著名的吸血鬼德拉库拉伯爵的原型。
逝世贾曹杰(1364年一1431年),全名为贾曹·达玛仁钦,格鲁派高僧,是宗喀巴大师的大弟子之一,继宗喀巴大师之后任甘丹寺法台,为第一任甘丹赤巴。

圣女贞德(1412年1月6日-1431年5月30日)是法国的军事家,天主教圣徒,被法国人视为民族英雄。在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中她带领法国军队对抗英军的入侵。
贞德原本是一位法国农村少女,她声称在十六岁时的一日,在村后的大树下遇见天使圣弥额尔、圣玛嘉烈和圣凯瑟琳,从而得到“神的启示”,要求她带兵收复当时由英格兰人占领的法国失地。后来她几番转折,得到兵权,于1429年解奥尔良之围,并带兵多次打败英格兰的侵略者,更促使拥有王位承继权的查理七世于同年7月16日得以加冕。贞德死后成为了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角色。从拿破仑到现在,法国的政治人物都曾以她的伟大形象进行宣传。主要的作家和作曲家,包括莎士比亚、伏尔泰、席勒、威尔第、柴科夫斯基、吐温、萧伯纳和布莱希特都创作了有关她的作品,而大量以她为题材的电影、戏剧、和音乐也一直持续发展直到当代。
教宗马蒂诺五世(1368年-1431年2月20日),原名Otto di Colonna,于1417年的圣马蒂诺日被选为教宗,并曾在任内的1425年举行过禧年庆典。1431年2月20日逝世。
故事

永乐十年(1412年)郑和奏请朝廷新建了南山天妃宫,作为“官军祈报之所”,还修葺了塔旁的南山塔寺;宣德六年(1431年)春,在天妃宫旁新建了三清宝殿。郑和还在南山的东北麓开凿天妃宫大井,建造“母梦楼”。在第七次下西洋前夕,郑和铸了一口铜钟,挂在新建的三清宝殿里,这就是著名的“郑和铜钟”;在南山天妃行宫,郑和刊立第七次下西洋任务的石碑,记载了担负和平友好使命的外交使团的名单。这块珍贵的碑刻内容可以补正《明史·郑和传》的不足,是研究郑和极为重要的史证。1985年,在郑和史迹荟萃的长乐南山上建造了“郑和史迹陈列馆”,《天妃灵应之记》碑和“郑和铜钟”成了镇馆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