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5-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桓桓huán huán

基本解释

[mighty;powerful] 威武的样子

桓桓于征。——《诗·鲁颂·泮水》

尚桓桓。——《书·牧誓》

详细解释

1. 勇武、威武貌。

《书·牧誓》:“勗哉夫子!尚桓桓。” 孔 传:“桓桓,武貌。” 晋 陶潜 《命子》诗:“桓桓 长沙 ,伊勋伊德。” 唐 杜甫 《北征》诗:“桓桓 陈将军 ,仗钺奋忠烈。” 仇兆鳌 注:“桓桓,武勇貌。” 林伯渠 《和朱总司令<南泥湾>诗》:“桓桓虎贲士, 中华 好男子。”

2. 高大貌。

南朝 陈 徐陵 《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巖巖天柱,大矣 周山 之峰;桓桓地轴,壮哉 昆仑 之阜。”

3. 宽广、坦然貌。

宋 曾巩 《朝中祭钱纯老文》:“利害之际,人鲜能安。彼为惴惴,公独桓桓。”明黄道周《节寰袁公(袁可立)传》:“至乘朝车,执宫戈,桓桓德心者,皆有重寄。舍命豹袖之下,即独行安之,如张然明、皇甫义真其人矣。”桓huán huán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