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头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黑头鳾

黑头(Sitta villosa)

俗名松树儿、贴树皮、桦木炭儿。

比普通体小,头顶黑色、眉纹黄白色,分布区亦较普通范围小。生活在北方低山至高山的针叶林及针阔混交林中。鸣声似“维-儿,维-儿”或“仔-仔,滴-滴”。在树干上的活动能力及方式与前者皆同。繁殖期自4月下旬-5月,营巢于树洞中,能自己啄洞,也能利用啄木鸟的洞穴,巢材亦为多种树皮,并敷以兽毛及鸟羽等,每年产卵一窝,每窝产4-9枚,卵呈白色、朱红色,紫红色斑点多集于钝端,卵径为15-17×12.5-13毫米,重1.5(1.2-1.80克)。亦具有修巢能力,能衔泥土修整洞内壁使其平整。孵卵期15-17天。育雏期每天每窝平均喂雏达215次,食物为鞘翅目、金花虫、步行虫、胡蜂、鳞翅目幼虫、膜翅目和双翅目幼虫等。所食昆虫占总食量的50-90%以上,以食害虫为主,故亦同样保护着森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