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核桃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属[3](Juglandaceae)山核桃属(Carya)植物。约有20个种,其中4个种原产我国,1984年浙江林学院在安徽金寨发现一个新种。原产北美的有11个种,被称为长寿果的碧根果就是其中一种。
山核桃属核桃科山核桃属,为落叶乔木,树皮光滑,幼树时青褐色,老树皮白色,裸芽,新梢,叶背面及外果皮外表均密被锈黄色腺鳞。幼年期生长缓慢,3年生以后生长加快.一般6~7年开始结果,20年以后进入盛果期.结果大小年十分明显,主要原因是营养不足,结果大年枝梢生长细弱,次年抽发新梢不能形成雌花而变为小年。
一、分布区域
山核桃是浙江传统特产,主产于浙、皖交界的天目山区,分布于临安的昌化、于潜、淳安的临岐、唐村、安吉的孝丰,桐庐的分水等地。
昌化的山核桃产量居首位。
我国山核桃主要分布在浙江的[5],淳安,安吉,桐庐和安徽省的宁国,歙县,[4],旌德等县。浙江省近年种植面积约25.05万亩,总产6300吨,占全国山核桃总产的85%,而主产在临安市。
二、栽培意义
山核桃种仁味美可食,含蛋质7.23%,含油率48%~53%,多者达69%,每百公斤坚果可榨取高级食用油及工业用油27~30公斤。果壳可制[2],总苞可提取[1],木材可制作家具及军工用。
山核桃具有耐阴,对土壤酸碱度适应强的特点,是荒山坡营造经济林的良好树种,还具有开花期迟,收获期早,结果生育期不受霜冷之害,壳果体积小,耐贮运可远销,山核桃寿命长,一经种植,可多年收获。
三、栽培特点
山核桃是风媒花,在雌雄花器和开花期间,多阴雨,气温低于10℃,或降温幅度大,对传粉坐果极不利。山核桃树高大,干性强,顶芽及附近芽易抽生,中下部萌发力弱,为促幼树早结果,对骨干枝可适当短截。为管理方便,通常在进入盛果期(10~15年)去顶,控制树高在5米左右。
山核桃属深根性果树,要求土壤深厚肥沃,喜温湿气候,属半阳性植物,pH值5.5~7.0之间,6~7最佳,在海拔300米~700米的低山处种植,较丰产稳产。繁殖山核桃以播种育苗为主。也可扦插,用根或1~2年生的枝条扦插,移栽定植可在秋季落叶后至翌年春发芽前进行,但春植宜早莫迟。
四、主要种类和优良品种
1.形态特征
山核桃(C.cathayensisSargent)树高30米左右,皮光滑,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7片。坚果卵形或广椭圆形,顶端大,壳厚,1公斤约有292粒,种仁肥大,常4裂,经脱涩后味美,供炒食或加工糖果糕饼用料,也榨油。
2.优良品种
圆果种绝大多数山核桃属于该类型。坚果尖卵形,果顶尖锐,左右两半歪斜大小不对称,果壳厚,内壁有两大分隔,6个小分隔,壳较易剥,种仁常完整。
扁果种坚果扁圆形,果顶尖,稍有突起,基部圆,壳较厚,内壁有3大分隔,再分为9个小分隔,因壳内沟纹多,剥壳较难,剥出的种仁多不完整。
薄壳种主要产于临安地区,壳厚0.08~0.10厘米,出仁率46%,出油率72%,品质佳,目前种植数量少,应大力繁殖推广。
3.长山核桃(C.illinoensiskoch)
长山核桃与山核桃是同属异种植物。又名薄壳山核桃,美国长山核桃。原产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及墨西哥湾南部。据吴耕民教授考查,在1900年左右,由美国女传教士引入我国江苏江阴。目前我国引种分布较广,南京,江阴,淮安,杭州,临安,温州,厦门栽培的较多,但至今尚无建立商品基地。
长山核桃其坚果种仁味美,在胡桃果树中品质最佳,可生食,炒食或作糖果,亦可榨油;木材坚固强韧,纹理致密,可作国防用或制作精美家俱。树姿雄伟,宜作行道树或河岸水库堤旁树,容易繁殖,除嫁接外可根插,枝插,适宜南方温暖,湿润环境种植。
长山核桃由于树体高大,不便管理,再是进入丰产期迟,较多品种雌雄花不能同时开,需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坐果率。
长山核桃在我国尚无加工商品生产,在美国经工厂进行分级,清洗,碎壳后,果仁多为制作糖果,面包,冰淇淋或小食品的原料。
五、采收加工及市场
通常9月上,中旬果实外部总苞颜色由绿或蓝绿色转变为黄褐色,即成熟。若受精不良等原因造成的空果则不易分离,以此可区别优劣果实。脱苞后的坚果要立即用蒸煮脱涩,烘干,否则很易变质。不能及时处理的坚果,应薄薄的摊在室内通风处阴干。
我国目前加工产品主要有椒盐山核桃,奶油山核桃(这两种口味的山核桃有手剥的有水煮的),山核桃糖,山核桃油等因产量有限,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好。山核桃的市场主要在杭州,作为杭州的特产对外销售。在杭州主要销售山核桃的比较知名的特产公司有:思杭土特产,茂林土特产,东林土特产,汪记土特产,醇香园系列。
【染料用途】
国内重点产区安徽省宁国市西域的甲路镇石门村、宁国毗邻的浙江省临安市的昌化岛石镇一带。该区核桃果壳无法处理。如果将此无法处理的废物开发出天然植物染料,将变废为宝,不仅解决了染料来源问题,也为山区农民增加了一条生财之道,同时解决了该地的环境污染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果皮、枝叶皆可染色。
相关历史记载:胡桃之称羌桃、核桃。《本草钢目》记载“颂曰:此果本出羌胡,汉时张骞使西域,始得种还,植之秦中,渐及东土,故名之。时珍曰:此果外有青皮肉包之,其形如桃,胡桃乃其核也,羌音呼核如胡,名或以此。或作梵书,名播罗师。……胡桃树高丈许,春初生叶,长四、五寸,微似大青叶,两两相对,颇作恶气,三月开花如栗花,穗苍黄色,结实至秋如青桃状,熟时沤烂皮肉,取核为果,人多以榉接之……。”已将胡桃来源及其主要生态介绍得很深入,同书并记载许多方剂而外,还有“青胡桃皮苦、濇、无毒,染髭及帛,皆黑。」及”皮止水痢,春月斫皮汁,沐头至黑,煎水可染褐。“可见当时已有使用核桃果皮、树皮取汁来染胡须及布帛的事实。赵丰在《纺织与矿治志》书中,关于古代染料植物里也列有【胡桃】一项,其”色素存在于皮,所染色泽为黑。“
功效种仁:滋润补养;微炒;黄洒送服,治腰痛。
鲜根皮煎汤浸洗,治脚痔(脚趾缝湿痒)。
鲜外果皮捣取汁擦治皮肤癣症。
药用部分:种仁、外果皮、根皮果供药用。
用途:种仁滋润补养,根皮及果皮治皮肤病。
商洛核桃介绍
商洛核桃产于陕西省东南部境内的秦岭山区,以商洛地区的洛南、商县、山阳、柞水等7县产量最多。全区共有核桃2000多万株,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3倍。年产量达1000多万公斤,是我国产核桃最多的地方,品种也最多,素为久负盛名的“核桃之乡”。占全地区林产品总值的三分之一以上,位居多种经营收入第二位。核桃出口值占全区外贸总值的65%以上,肩负全省60%以上的核桃仁出口重任,占全国核桃仁出口总量的20%左右。它是商洛山区人民的一项主要经济来源。
商洛核桃,据说是西汉张骞从西域带回植于京都长安,然而“龙凤之地”不适核桃生长发育,便被发配到商洛山中。岂知,核桃却因祸得福,寻到了安家落户、发家兴族的宝地,从而繁衍成为一个旺族。其分布之广,株数之多,产量之巨,品质之优,品种、品系之丰富,甲于全省,冠于全国。
商洛核桃,何以在全国称雄?商洛地处秦岭山区,居豫、鄂、陕3省交界处,群山交错,是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方。但山多而不巉峻危耸,水丰而无激浪湍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土地肥沃,亚热带与暖温带气候相兼并存,南北方植物同生共济。商洛山区一带的气候、雨水、土壤最适宜于核桃的生长,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兼山民勤劳纯朴,靠山养山,植树为乐,视核桃如宝,无比珍重。因此,这里的核桃分布很广,无论深山、峡谷、丘陵、平川,无不有核桃的生长。正如民谣所道:“核桃坡,核桃沟,核桃砭,核桃路,漫山遍野核桃树,核桃累累碰人头”。
商洛核桃,历史悠久。据《洛南县志》记载,早在1000多年前的汉代。就为当地百姓辛勤种植。唐代已是“果之甚者,莫如核桃”。北宋《本草衍义》中记有:“核桃风发,陕、洛之间甚多”。《直隶商州志》也有:“商洛果之最甚者,无如核桃”的记述。可见其历史之久远了。
核桃,外形似桃,食用其核仁,故名。古名胡桃、羌桃。相传原产于伊朗和阿富汗。核桃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公元前3世纪,晋代张华所著《博物志》和《名医别录》等古籍中云:“此果出羌胡,汉时张骞使西域,始得种还,植秦中,渐及东土,故名之”。“羌胡”,即今青海、新疆一带。可见,我国西北是核桃的原产地之一。张骞是第一个将核桃引入中原的人。以后,遍及全国各地。独有商洛生长最佳,故称商洛核桃。考古学家在山东省临晌县城东20里的山旺村,发现的山核桃、核桃化石,说明远在1500万年以前,核桃已是生长于我国的古老树种。至今我国西北、东北、西南各地以及陕南秦巴山区还生长着不少野生核桃。尤其是新疆,在伊宁、巩留南部的前山峡谷中,生长着成片的核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