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促进因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5-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后期促进因子anaphase promoting factor (生物学术语)

定义:

后期促进因子的发现是细胞周期研究领域的另一个重大进展,表明细胞分裂从中期向后期转化也受到精密调控。APC的成分至少有15种,分别称为APC1至15.APC活性收到多种因素的综合调控。

原理:

到达分裂中期后,周期蛋白B/A与CDK1分离,在APC的介导下,通过泛素化途径而降解。CDK1激酶活性消失,细胞由分裂中期向后期转化。

激活APC的正调控因子有Cdc20/Fizzy和Cdh1/Fzy等,负调控因子有Mad2,Bub1等。首先,已知的APC各成分在分裂间期表达但是只有到达M期才表现出活性。提示M期存贷款激酶活性可能是对APC的活性起着调节作用。

作用:

实验显示,在体外,APC可以被M期的CDK激酶激活。而且受到活化的APC可以被磷酸酶作用失活。APC受到Mad2和Bub1的调控,即活性受到纺锤体组装检验点的监控。

用例:

在分裂中期之前,位于动粒上的Mad2可以与Cdc20及如何让并抑制后者的活性。到达分类中期,Mad2从动粒上消失,解除对Cdc20的抑制作用促使APC活化,使细胞从中期向后期转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