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踝

【huái】

五笔86&98:KHJS仓颉:RMWD

笔顺编号:251212125111234四角号码:66194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E1D

ankle;talus;tarsus;

huái

(1)

(形声。从足,果声。本义:小腿与脚之间左右两侧突起部分)

(2)

同本义 [ankle;malleolus],在足和小腿之间的关节,相当于前臂腕关节,马的跗关节,在人类构成屈戌关节,位于上方的胫、腓骨和下方的距骨间

踝,足踝也。从足,果声。谓足左右隆然圆起者。――《说文》

(3)

又如:内踝;外踝;踝胫(踝骨与胫骨);踝拐(方言。踝骨);踝子骨(方言。踝骨。内踝和外踝的统称)

(4)

脚跟 [heel]

负绳及踝以应直。――《礼记·深衣》。注:“跟也。”

(5)

又如:负绳及踝(将绳带系于脚跟)

(6)

脚 [foot]。如:削踝(古代砍去双脚的刑罚)

huái

(1)

通“剐”。割 [cut]。如:踝舌(割去舌头);踝草(割草)

(2)

用同“裸” [bare]。如:踝蹄婆(对妓女的贬称。踝,用同“裸”);踝体(裸体)

踝骨

huáigǔ

(1)

[ankle]∶同“踝”

(2)

[pricess of radius]∶指桡骨茎突。《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腕者,…当外侧之骨,名曰高骨,一名锐骨,亦名踝骨。”

huái ㄏㄨㄞˊ

〔~骨〕脚腕两旁凸起的部分。亦称“踝子骨”。

①脚腕两旁凸起的部分,外侧者称外踝,内侧者称内踝。《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踝。”《灵枢·骨度》:“髀枢以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长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长三寸。”《灵枢·经筋》:“足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

②手掌后高骨,即桡骨茎突。《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臂掌之间,不可得屈,刺其踝后。”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