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内涵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科建设始终紧扣国家电子技术发展的需求,瞄准国民经济主战场。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猛地发展起来,信息产业在发达国家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则是发展最迅速、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IT产业目前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人类社会已开始迈入信息时代。信息科学技术是高新技术的前导,它以电子技术为基础,包括计算机、自动化、微电子、光导、通信和人工智能等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现代化和多元化的要求。这些新技术知识渗透到工业、农业、交通、商贸、文教、卫生、机关事业单位等各个领域,可以说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急需具有IT产业知识与技术的人才,特别是国务院的机构改革将原有的电子工业部、邮电部等合并为信息产业部以后,进一步强化了信息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地位。但由于IT产业发展迅速,应用广泛,使此类专业人才的培养速度远远跟不上需求,因此近年来许多高校和职业中学都相继举办“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信息科学与技术”等职教专业及相关培训班,以解人才之急需。据我们了解:这类专业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类是以以前的数学专业为基础办起的计算机专业,主要侧重培养计算软件方面的人才;另一类是以以前的物理、无线电电子技术等专业为基础,主要培养既熟悉计算机软件又熟悉计算机硬件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人才。目前,这些人才主要在一些IT公司、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也有少部分从事教学工作。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电子与信息系统、通讯系统理论与技术以及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师范技能,受到严格的师范技能训练、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高(中)等职业技术院校和普通中学从事电子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和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教学和研究的师资,以及能在电子与信息、计算机及相关领域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特点本专业面向现代电子信息类产品的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测控,在保持电子产品的制作维护的传统特色基础上,加强电子技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测试技术的教学与训练,加强以微型单片计算机控制、集成电路及其元器件的应用和嵌入式系统为主体的电子信息技术的教学与训练,并在计算机应用特别是网络技术方面具有熟练的技能,本科毕业学生需具有电子设计与制作的技能等级证书。
本专业注重基础理论的教学,注重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英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工程技术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的提高;本专业有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学生毕业的均实行 “双证制” 即学生在获取毕业证的同时,还要经技能培训,经考核获取与其专业相对应的“高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历史自从1883年,闻名世界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第一只白炽照明灯, 1904年弗莱明在真空中加热的电丝(灯丝)前加了一块板极,从而发明了第一只电子管。 此后不久,贫困潦倒的美国发明家德福雷斯特,在二极管的灯丝和板极之间巧妙地加了一个栅板,从而发明了第一只真空三极管。它集检波、放大和振荡三种功能于一体。
电子管的问世,推动了无线电电子学的蓬勃发展。电子管除应用于电话放大器、海上和空中通讯外,也广泛渗透到家庭娱乐领域,将新闻、教育节目、文艺和音乐播送到千家万户。就连飞机、雷达、火箭的发明和进一步发展,也有电子管的一臂之力。但是,不可否认,电子管十分笨重,能耗大、寿命短、噪声大,制造工艺也十分复杂。
1947年,美国物理学家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三人捷足先登,合作发明了晶体管。1948年11月,肖克利构思出一种新型晶体管,其结构像“三明治”夹心面包那样,把N型半导体夹在两层P型半导体之间。这是一个多么富有想象力的设计啊!可惜的是,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研究和实验都十分困难。直到1950年,人们才成功地制造出第一个PN结型晶体管。晶体管的发明是电子技术史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它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固体电子技术时代。他们三人也因研究半导体及发现晶体管效应而共同获得1956年最高科学奖——诺贝尔物理奖。
自从1947年发明晶体管、1958年第一块半导体集成电路诞生,微电子技术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高速发展,向人们显示出微电子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微电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人类不可短缺的“粮食”。
目前,集成电路的主流技术为8英寸0.25µm,而12英寸0.18µm技术也已成熟,0.15µm、0.13µm产品已开始投产,正在向0.10µm前进,并且发展速度总是比预计的还要快。
培养目标为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电子信息类公司与企业培养具有较强的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在电子与信息处理领域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具备良好的电子与信息类产品设计与开发能力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工学学士。
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课程设置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微机原理,数据结构,单片机,EDA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自动控制原理、电测技术、电声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职业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