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威
雷威: 唐代著名的古琴制作家,是唐代制琴名手四川雷氏中的姣姣者。
隋文帝时,文琴之子杨秀封为蜀王,杨秀爱琴,曾“造琴千面,散在人间。”由于这位蜀王的喜爱和提倡,蜀地的制琴名匠辈出。至唐代,很多有钱有势的人家,大规模地制琴,如当过二十年宰相的李勉就“雅好琴,常斲桐,又取漆筩为之,多至数百张。”古琴制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蜀地已是制琴的主要基地,而最为著名的就是四川雷氏,他们所制的琴被尊称为“雷琴”、“雷公琴”、“雷氏琴”。
雷家世代造琴,其中以雷威最为著名,传说他的技艺经神人指点,又传说他常在大风雪天去深山老林,狂风震树,听树之发声而选良材,这些传说说明了雷家选材的精良。而据苏轼《杂书琴事》所载:雷公琴的特点是“其岳不容指,而弦不〔先加反文〕。其声出于两池间。其背微隆,若薤叶然。声欲出而溢,徘徊不去,乃有余韵,其精妙如此。”正由于雷公琴的这些优点,“贞元(公元785-804)中,成都雷生所制之琴,精妙无比,弹之者众。”
雷家有名的琴匠在雷威之前的有雷俨,曾做过唐玄宗待诏,雷威以后的有雷珏、雷文、雷会、雷迟、雷霄等。其它有名的制琴名家还有郭亮,江南的制琴名手则有沈镣、张越等。
今故宫博物院仍藏有唐代雷琴“九霄环佩”、“大圣遗音”。
2 姓名:雷威
·性别: 男
·出生年月:1967年9月
·民族:汉
·职称: 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历: 博士
【研究方向 】
显示器件的研究和设计。
【 经 历 】
1993-1997年,在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电子束技术研究室从事物理电子器件的研究与设计;1998.1-1999.1
月,在荷兰Philips公司研究访问,从事从事显示器件的研究与设计;1999-至今,在东南大学显示技术研究中心从事显示器件的研究和设计。
【 研究成果 】
近三年来发表9篇文章,均被SCI收录。代表作有:
“Simulation study on performance of field emitter array”
Journal of Vacu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 16(5), 2881-2886, 1998 (SCI )
“Simulation of field emitter array in diode model Nuclear Instrument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A vol.423(2-3), 213-222, 1999 (SCI)
“Perturbation of trajectory caused by small displacement of electrode”
Nuclear Instrument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A vol.402(3), 369-379, 1999 (SCI)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field emitter”
Journal of Vacu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 17(4), 1575-1579, 1999(SCI)
“Determination of the acceptable tolerance in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on optical system”
Nuclear Instrument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A vol.427, 393-398, 1999 (SCI)
获奖情况:
承担“电磁场理论”课程教学,效果良好,获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
雷威,男,1963年生,副教授。198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质系获学士学位,到桂林工学院(原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工作至今。主要指导矿物宝石研究与开发方向研究生,至今已成功指导3名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
1984年至1989年,主要专业教学领域是矿床学和矿相学;1989年,我院在国内率先开展宝石专业本科教学工作,作为主要人员参与了我院宝石专业的筹建工作,如今已连续十几年任宝石教研室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