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垭天主教堂
始建于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九年,该堂己成为天主教在鄂西北的总堂。目前是全国四大天主教堂之一。教堂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周围古银杏参天,古栎成荫,桂花飘香,群峰竞秀,瀑布飞悬,大溶洞、钟乳石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文物胜迹与自然景现相结合,形成了一处独特绝妙的旅游观光胜地。
沈垭教堂位于谷城县城西70公里,与房县接壤,座落在龙凤山、磨盘山、铜锣观三山鼎立的茶圆沟盆地西沿,是一座占地面积30亩的西式建筑群。
天主教于1634年传入此地,曾先后在石龙沟、磨盘山、狮子岩、茶圆沟建立简易教堂(遗址尚存)。在《北京条约》清政府允许外国传教士在各省购买田地、建造教堂之后,法国、意大利两国方济各会出资10万法郎,于1880年开始在沈垭大兴土木,历时18年完成了五堂(大经堂、育婴堂、圣心堂、董人堂、墓堂)一山(十字山,曾在山顶竖巨形十字架)的宏伟建筑。
1966年至1969年文革期间,沈垭天主堂建筑群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但中枢建筑保存完好,1985年维修后正式对外开放。沈垭天主堂建筑别致,拱门斗墙,两层方院,立柱走廊,内有能容纳800认的小经堂。两侧各有龙井一眼,前有二龙戏翠珠,下有玉带水潺潺。四周银杏参天,古栎成荫,桂村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