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东平
郑东平,男,1972年出生于中国古铜都安徽铜陵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委员会委员;
中国艺术铸造委员会委员;
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防卫科技大学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客座教授
铜陵学院艺术系客座教授
铜陵九鼎雕塑有限公司董事长、艺术总监;
1995年,于天津美术学院学习;
1996年,参与设计制作山东邹城市48米《龙柱》工程;
1997年,主持设计制作山东允州矿务局《开拓者》雕塑;
1999年,创作《共铸辉煌》,获中国青铜文化博览会艺术品大赛一等奖;
2001年 主持设计制作《地坛贡鼎》,现安放于北京奥运文化活动区地坛公园。作品为青铜所铸,高3.2米,重达3.6吨。因天圆地方之说,故该地坛之贡鼎造型采用方形,鼎身长2.6米,宽2.2米。又有天属阳,地属阴之说,故天坛取龙纹,地坛取鸟纹,该鼎鼎身四壁铸有凤鸟纹,鼎顶部铸有两层八只立体凤鸟,面向四方。与此件大型贡鼎一起的还有一四方香炉和一锻铜制作的点烛台,其设计风格和贡鼎完全统一。香炉1.1米高,烛台2.2米高,重量分别为2.2吨和1.45吨。设计者郑东平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并拜访了国内著名的文物考古学者,多方考证后定稿。该贡鼎采用失蜡精密铸造结合树脂砂铸造相结合,并采用了国内先进的整体熔铸手法而成。此作品曾被《安徽日报》(2003年2月9日)予以报道;
2002年,主持设计制作《武圣关公》,现安放于合肥恒缘武校。作品材质为青铜,制造方法为失蜡铸造,铜像高4.8米,底座高2.4米,铜像壁厚7~10毫米,总重6.2吨。此作品铜雕像尺寸、重量在目前均为世界之最。作品曾被《铜陵日报》(12月25日)以《国内最大铸铜关公雕塑在铜完工》予以报道,并受到中国雕塑委员会朱尚喜主席、景育民教授等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2002年,10件铜工艺作品被以色列博物馆收藏;
2003年,作品《飘》 被香港公司收藏;
2004年,主持设计制作《青藏公路通车五十周年纪念组雕》,现安放于海拔高度5300米的唐古拉山口及青藏公路沿线,其中,《青藏公路建成通车50周年纪念碑 》为铸铜、高4.4米、重3.5吨;《向青藏公路建设者、养护者致敬》为铸铜、高4.5米、重2.8吨;《青藏公里整治改建纪念碑》为铸铜、高4.0米、重2.3吨。《青藏公路建成通车50周年纪念碑 》作品高5米,外观造型为两条舞动着的哈达,交错托起一个全国公路注册标志,塑富有动态和浓郁的西藏风情。此作品曾被《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4年6月1日)以《铜陵青铜雕塑落户西藏》为题予以报道;
2004年,作品《一言九鼎》获安徽省民间艺术品博览会银奖,并获国家装饰架获外观设计专利证书。《铜陵日报》(2004年5月9日)曾以《首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我市有座席,一言九鼎将赴京参展》为题予以报道;
2004 年,为香港制作直径 3.6 米雕塑《飘带球》,获得了香港同胞的一致好评;
2005 年,设计制作的雕塑《九凤合舞》,现坐落于常州市。 雕塑主体2.8 米高,为九条互相缠绕飞舞的凤凰,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2005年,为南京炮兵学院设计制作关天培像和一大炮,两件作品均为铸铜,其中,关天培像高2.8米;大炮长4米,平均口径0.4米;
2005 年,为石家庄印钞厂设计制作了《石钞宝鼎》,作品鼎高1.8米,重1.5吨,底座四周刻有龙纹,上部有“石钞宝鼎”印章,整体青铜铸造,现安放在石家庄印钞厂新办公大楼的一楼办公大厅内。此外,还为石家庄印钞厂设计制作了铜制广场喷泉格栅,喷泉从内到外包括“中心主喷”、“集流之上”、“跑泉”、“高架彩抛”和“万向归心”五部分,共计304段;
2005 年 12 月 16 日,设计制作的大型青铜城雕《铜韵》于铜陵市行政中心文化广场落成,作品主体雕塑直径 6 米,由两条象征着中华文明的盘龙组成圆球体,球面镂空浮雕如同片片龙鳞,既镂刻着古代的青铜礼器、乐器、酒器、车马器、铜镜等,展示出铜在古代文明和礼仪社会中的风貌;又镂刻着现代铜的冶炼与铜材生产,以及铜在电子、能源等领域的场景,彰显出铜在现代工业文明中的青铜之光。背景雕塑为铜管乐器及五线谱等造型,象征着铜铃(铜陵)在时代的风中发出洪钟大吕之音,并以铜的声响效果,为整个雕塑形成了铜韵铿锵的意境,是铜陵市城雕中又一标志性的作品;
此外,还设计制作有铸铜作品《一言九鼎》,其中大克鼎口径1.4米,高1.8米、其余八件鼎平均口径为0.6米;现安装在上海中鼎豪园内;并设计制作有铜陵市边防检查站办公楼大堂浮雕墙(浮雕长10米)、安徽省无为华宇公司办公大楼浮雕墙(浮雕长6米)、众多小型铜工艺雕塑伤作品等。
郑东平以雕塑为表达,以青铜为语言,承延中国铜工艺传统,创新艺术设计手法,取得到骄人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