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糊

糊 #hú

【释义】 ① 用黏性物把纸、布等粘起来或粘在别的器物上:糊墙|糊纸盒|糊窗户。②用粥充饥:糊口。③经烧烤变焦、变黄或变黑:饭糊了|一股糊味。

【糊口】 #húkǒu 以粥为食,勉强维持生活。

〖例句〗为了糊口,当年爷爷下煤窑挖煤险些送命。

【糊涂】 #hútu ①不明事理;对事物的认识模糊或混乱。②内容混乱的。

〖例句〗小刚上课不认真听讲,结果作业做得一塌糊涂。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糊 〈动〉

涂抹

泛指遮掩

词缀

∶叠用在形容词后加重程度。如:黑糊糊,粘糊糊

糊 <名>

(形声。从米,胡声。本义:同“餬”。稠粥) 同本义

日用面一斗为糊,以供缄封。――唐·冯贽《云仙杂记》引《宣武盛事》

糊 〈动〉

用浆糊或用别的粘剂粘合

用粥填塞。比喻勉强维持生活

糊hū涂抹或填补:~墙。~裂缝。

糊hú

⒈粘合用的稠汁:浆~。

⒉粘合,裱贴:~窗户。~纸盒。裱~字画。

⒊不明晰,不明事理:模~。~涂。

⒋烧焦:饭~了。

⒌粥类:玉米~。大米~。

糊hù

①敷衍,不认真:做事~弄,太不负责。

②欺骗,蒙混:他在~弄人。

③像粥那样的食物:芝麻~ 辣椒~ 面~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