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囫 #hú

【囫囵】 #húlún整个的,完整的。

【囫囵吞枣】 #hú lún tūn zǎo不加咀嚼地把整个枣吞下去,比喻学习时不作分析和选择,笼统地接受。

〖例句〗我读过《水浒传》,但只是囫囵吞枣地看了一遍,现在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囫 (形声。从囗,勿声)

囫囵个儿

由于家里穷,他小时候没穿过一件囫囵个儿的衣裳

这么大的丸子他囫囵个儿吃下去了

他累极了,刚往炕上一歪,就囫囵个儿睡着了

囫囵吞枣

囫hú

囫囵吞枣( hú lún tūn zǎo )

解 释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把枣整个咽下去。比喻在学习上不加分析、选择,笼统地加以接受。

出 处宋·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囵吞个枣。"

用 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读书不认真

示 例茅盾《夜读偶记·理想和现实》:“缺乏辨别力的青年,~地读了《红楼梦》,的确会产生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情绪。”

比喻学习上笼统接受,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

近义词不求甚解、生吞活剥

反义词含英咀华、细嚼慢咽、融会贯通

【典故】

从前有个人看书的时候,总会把书中文章大声念出来,可是他从来不动脑筋想一想书中的道理,还自以为看了很多书,懂得许多道理。有一天,他参加朋友的聚会,大家边吃边聊,其中有一位客人感慨地说:“这世上很少有两全其美的事,就拿吃水果来说,梨对牙齿很好,但是吃了伤胃;枣子能健胃,可惜吃多了会伤牙齿。”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 这个人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就接下去说:“这很简单嘛!吃梨子时不要吃进果肉,就不会伤胃;吃枣子时用吞的,就不会伤牙啦!”这时桌上正好有一盘枣子,他便拿起枣子打算直接吞下去。大家怕他噎到,连忙劝他说:“千万别吞,卡在喉咙多危险呀!”同学们,如果读书也像这样囫囵吞枣下去,不用头脑,肯定学不到东西。 于是,人们就以“囫囵吞枣”来比喻学习的时候,没有经过思考就直接接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