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造水价值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阴山、大兴安岭、燕山余脉的汇接地带,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保护区总面积50637.4公顷,是迄今该省规模最大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是2002年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保护区是由河北省孟滦国有林场管理局所管辖的其中6个国有林场组成,主要保护对象为滦河上游的自然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它的建立填补了该省大型自然保护区的空白。
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详细介绍
图片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坐落于河北北部的围场县,是内蒙高原与冀北山地的交错区域,距北京384Km,距承德153Km,总面积10.27万hm2。坐落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接坝地区,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也是河北省规模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是昔日清代皇家猎苑的核心区域,她犹如一颗璀灿的绿色明珠,镶嵌在塞外群山之中。自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建立以来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她曾以世界最大的皇家猎苑而扬名于世;她也曾以规模宏大的木兰秋狝而显赫一时,清朝几代皇帝在此举行了多次秋狝大典,从而创造了辉煌的木兰秋狝文化。1703年在北京紫禁城至木兰围场的御路中间建立避暑山庄,“木兰秋狝”文化与“避暑山庄”文化自此融为一体,成为清代皇室传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康熙、乾隆、嘉庆等几代皇帝先后来此92次,举行了88次秋狝大典,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狩猎场。
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有胡桃楸、刺五加等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千姿百态、形色各异的各种观赏植物遍布全区。有金雕、豹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5种,细鳞鲑、大天鹅、鸳鸯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39种。
特定的地理位置形成了这里独特而迷人的自然景观,也造就了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物种资源,使这里成为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观光胜地,更是摄影的理想之所。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恢复,加强了京北地区的生态建设,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一步传播了木兰秋狝文化。这里气候凉爽,绿荫成片成为旅游者消夏避暑的一片乐土。
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地理滦河上游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位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地理座标为北纬41o47′~42o06′
地理,东经116o51′~117o45′。海拔高度750~1998m,相对高差1200m。地处阴山、大兴安岭和燕山余脉交汇处。2002年6月25日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准建立(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同意建立滦河上游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复函(办字[2002]56号))。
滦河上游省级自然保护区是由河北省孟滦国有林场管理局所管辖的其中6个国有林场组成。主要保护对象为滦河上游的自然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区总面积为53629.4hm2,其中有林地面积38251.7hm2,森林覆盖率为71.3%,是中国北方主要河流滦河的水源涵养地。保护区内森林面积3.8万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71.8%,形成了明显的降水量偏多的小气候区。
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区特点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距京津距离近,距北京仅384km,距天津仅504km;森林覆盖率高,达81.5%;水源充沛,区内小滦河、伊玛图河、伊逊河均为滦河水系的主要河流;生态功能强,这一地区曾是清代木兰秋(左猎右尔)的胜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猎苑。现在这里保存着大面积的华北北部的典型森林,构成
了这一地区的生态主体,为北京阻挡和减少了沙源,为天津涵养和增加了水源,是京津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上溯到300年前,这一地区曾是清代木兰秋(左猎右尔)的胜地。清朝康熙、乾隆、嘉庆等几代皇帝,来木兰围场92次,举行了88次秋(左猎右尔)大典,创造了木兰秋(左猎右尔)文化,生态环境极好。这一地区被有关专家认为是最早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历史的原因,战乱、过伐、过牧的结果,使小滦河、伊玛图河、伊逊河两岸的植被乃至这一区域局部的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加剧了局部以水土流失为特征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好滦河上游地区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是这一地区生态系统的主体,同时也是维护生态安全的根本。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地貌构成复杂,生态环境类型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植被类型较多,生物多样性丰富,蕴藏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基因库资源。保护区完好的植被自然状态及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构成的生物多样性,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未来的遗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153科,509属,计1691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有12种,隶属于10科10属,有陆生野生动物150种或亚种,隶属于4纲,21目,51科,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36种,此外这里昆虫资源也相当丰富。其中,植物96科382属693种,其中列
鸟入国家保护的有7科10属21种,有陆生野生动物235种,隶属4纲24目67科145属,其中列入国家保护的动物40种;常见的动物种类有白冠长尾雉、白鹤、斑羚、苍鹰、草鸮、草原雕、长耳鸮、雕鸮、黑鹳、红角鸮、红隼、灰鹤、猞猁、秃鹫、兔狲、燕隼等。
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区价值造水价值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茂密的森林及其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几乎拦蓄了全部的天然降水,起到了“无坝水库”的作用。水养林、林涵水,山水相依,净化了环境,改善了气候,防止了土壤侵蚀,保护了动植物资源,维护了这一地区的生态平衡。同时,缓解了浑善达克沙地沙尘暴对京津的侵袭,净化了滦河水系的水质,是京津生态安全重要的绿色屏障。该区域无人为对水质的污染,既是一块净土又是一泓净水,每年可为潘家口水库涵养并输入净化水38亿吨。
环保价值
这一地区森林植被的主体功能是京津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和重要水源地。保护好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是保证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如果这里的森林植被再不采取果断措施保护起来,其生态环境仍将继续遭到破坏,人类及野生动物物种的生态将继续受到威胁。因此,不仅影响当地,更重要的是影响京津经济社会的发展。更严重一点说将影响北京的形象、乃至2008年绿色奥运对北京生态环境的要求和需求。
科研价值
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为东北、内蒙、华北区系的交汇地带。这里既是天然博物馆,又是天然实验室。保护区蕴藏的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基因库资源,对人们研究这一区域乃至周围区域植物、动物、环境的演变规律,寻求可供人类生产、生活需要的物种基因等,不仅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同时还具有多学科的科研价值。
示范价值
河北省孟滦国营林场管理局站在保存基因、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的高度,建立自然保护区,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保护这一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使之为当地,为京津,为人类,为未来造福。这一行动可唤起社区的保护意识,起到示范作用,为将来扩大保护区的规模打下了示范基础。这一区域自然保护规模越大,对京津、对全社会的贡献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