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外包专业
一、关于软件外包其中设计又包括整体设计、系统设计(把整体架构变成一块块系统)、详细设计几个环节。详细设计之后软件就变成了一块块模块,这以后才进入编程。到了编程阶段时,最后就剩下软件蓝领为模块的Coding工作,在印度通常由受过一两年训练的高职毕业生担任。软件最后的测试又是一个复杂过程——有单元测试(小模块测试)、系统测试(块与块的联系整合)、总体功能测试。期间由测试编程工程师编写测试工具,制定测试规则,其难度不亚于系统框架的制定。最后才由测试工程师完成测试的任务。外包软件测试有望成为小作坊软件业业务增长点企业若想把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业务做强做大,必须与国际软件市场接轨——包括英语的理解与沟通能力,技术接轨、管理接轨、做事方法接轨、知识产权接轨。还有质量保障、信誉度保障、风险控制能力以及知识产权保障等方面。以上条件显然国内大多数小作坊式软件企业还做不到。但这也未必表示小作坊软件企业就没有机会承接软件外包服务。因为软件外包项目中,软件测试项目最适合中国现阶段小作坊软件企业的行业特色。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最重要的手段使用低质量的软件,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可能为使用单位带来造成延误工作或者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而软件测试是为保证软件用户免于遭受损失的最重要的手段。什么是软件测试?1983年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定义为:使用人工或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定某个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是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现代的软件开发工程是将整个软件开发过程明确的划分为几个阶段(参见下图),将复杂问题具体按阶段加以解决。这样,在软件的整个开发过程中,可以对每一阶段提出若干明确的监控点,作为各阶段目标实现的检验标准,从而提高开发过程的可见度和保证开发过程的正确性。经验证明,软件的质量不仅是体现在程序的正确性上,它和开始编码以前所做的系统需求分析,软件设计密切相关。许多软件使用中出现的错误,未必是编程人员在编码阶段造成的,反而在程序设计,甚至在需求分析时就埋下了祸因。这时,对软件工程的错误纠正,就必须追溯到软件开发的最初阶段。如果是这样又增大了软件的开发费用。为了保证软件的质量,专案管理就应该着眼于整个软件生存期,特别是在开发阶段的系统分析。所以软件测试的概念和实施范围必须包括在整个开发各阶段的复查、评估和检测。
二、软件外包专业近年来,过来软件外包发展极为迅速,软件外包专业正是为了适应软件外包事业的发展而开设的的一门新兴专业
专业简介
国家非常重视软件外包行业的发展,对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给予了非常优惠的政策。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软件基本理论知识,熟悉软件外包技术、能够在熟练从事软件外包事业的专门人才
主修课程
该专业除了学习公共基础课外,还将系统学习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现代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实现技术、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等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选修一些其它选修课。
毕业去向
主要是去软件外包的相关领域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应用理论和知识基础,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软件开发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较强的软件项目的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能力,能够按照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从事软件软件外包的人才。
三、软件外包专业的问题专业对口问题
软件外包,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专业的软件外包团队需要培养,架构师,需求分析师,项目经理,普通程序员,工具开发工程师,效果设计师,界面UI工程师,测试经理,测试工程师,性能测试工程师,售前工程师,售后工程师,但是是否学校里会按照这些功能只能去培养学生,还是笼统的去教给学生一个泛的东西,专业性的东西等学生去企业磨合,定岗,这个是目前学校培养的很大的问题。会造成培养了,企业不需要的人才,造成摩擦性失业。
培养周期问题
一般学院设立的周期是2-4年,这个时间,要怎么去安排,多少时间安排学生去学习理论,多少时间安排学生去实际动手,同时,应该把学生的周期内的目标定义在能够帮助学生去企业就能接受简单的企业文化,流程的培训就能上岗做为最终目标,这样,培养周期出来的学生对软件外包企业的贡献是巨大的
学生学习能力
要注重对学生远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眼前的理论或者技能,一个软件项目永远会纯在20-30%的新知识,或者新方法,这些就需要软件外包人才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要非常的强,所以,学校要提早对学生做这个方面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