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I CFCI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5-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CDI CFCI介绍CDI CFCI的全称为“CDI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hina Financial Center Index)。

该指数是在前人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产业发展、金融发展和城市发展等相关理论,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客观的统计数据,并借鉴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专业人士的专业意见后,形成的一个适用于中国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的动态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背景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机构、学者所做的代表性研究,可以看出在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指标设计和评价方法方面更为科学合理,但对于我国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问题,仍存在着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几个方面:

(1)国际上对金融中心竞争力的评价集中于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国内金融中心与之不在同一发展水平,相关指标体系难以直接应用;

(2)国内对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的研究存在指标选取不全面、可操作性较差、难以实现动态评价等问题。在充分借鉴国内外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金融中心发展状况以及我国城市统计的特征,CDI构筑了一套较为全面且适用于中国内地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的指数体系。指标体系CDI CFCI的指标体系由四大一级指标构成,分别是:金融产业绩效、金融机构实力、金融市场规模和金融生态环境。其中“金融生态环境”下又归纳分为两大块,即作为二级指标的“金融人才环境”和“金融商业环境”。每个二级指标下面又会有不同衍生出进一步细分的三级指标内容,三级指标下再进一步划分为最基础的四级指标。当前CDI CFCI指标体系共有80个四级指标,涵盖了金融产业绩效、金融机构实力、金融市场规模和金融生态环境四大方面的内容(详见报告)。

1.金融产业绩效。金融产业对一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力,根据产业经济的乘数理论,这一推动力的大小依赖于金融产业的直接产出,以及金融产业所控制的金融资源。金融产业绩效,包括金融产业增加值、金融业就业量等,是金融竞争力的直接和综合体现。

2.金融机构实力。金融机构通常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三类,是城市金融产业的主体。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的集聚对于推动金融创新和城市金融业的发展能够起到支撑性作用,一个城市金融机构的综合实力很大程度反映了城市金融竞争力。此外,金融机构实力还反映了一个城市金融业务量的大小,如人民币存款、贷款等。

3.金融市场规模。金融市场是金融工具交易的场所,也是金融创新的重要场所,主要包括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黄金市场、外汇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等。金融市场的规模和交易活跃程度是吸引和汇聚金融交易者、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的重要因素,对于提升城市金融辐射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金融生态环境。城市金融业发展不仅仅有赖于金融产业本身,更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城市金融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统称为金融生态环境,是城市金融竞争力的解释性因素。本次评价中课题组将金融生态环境分为人才环境和商业环境两类,并进一步对人才环境作了教育、文化、医疗等八方面的细分,对商业环境作了基础设施、专业服务、社会保障等五方面的细分,以求综合准确地反映城市金融生态环境情况。样本选取第一期CDI CFCI的样本城市选取的标准是:中国内地2007年GDP在1400亿元人民币及以上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一共有24个城市。这些城市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并在行政地位上有着一定的优势,有利于金融资源的集聚。

第二期CDI CFCI报告在第一期的基础上,再次新增5个城市,一共达到了29个。分别是:

4个直辖市:北京、重庆、上海、天津;

15个副省级市: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济南、武汉、广州、成都、西安;

10个地级市:合肥、苏州、温州、无锡、福州、昆明、郑州、石家庄、长沙、南昌。数据处理1.数据来源:CDI CFCI 完全采用客观数据,以各城市公布的最新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结合使用各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公布的统计数据。举例,第一期CDI CFCI报告发布于2009年,其使用的就是2008年各地的统计年鉴、各行业年鉴和各机构年报等数据。

2.数据标准化:CDI CFCI用2007年上海市的各指标数据为标准进行标准化,因此首期CDI CFCI中上海金融中心的各得分项均为100。对于正指标(即越大越好的指标),标准化公式为:

指标相对量化值=指标原始值/上海市指标值

对于逆指标(即越小越好的指标),标准化公式为:

指标相对量化值=上海市指标值/指标原始值

3.指标赋权:各指标对上级指标的贡献权重由众多行业专家打分确定。未CDI CFCI各指标赋权专家包括政府金融办人员、金融监管机构人员、金融机构从业人士、金融业知名专家以及CDI课题组成员等。

第一期 CDI CFCI核心摘要一、综合竞争力排名根据第一期CDI CFCI评估结果显示,首期CDI CFCI中国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排名的结果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大连、宁波、南京、天津、沈阳西安、郑州、武汉、成都、福州、长沙、厦门、济南、昆明、青岛、重庆、石家庄、长春、哈尔滨。排名第一的上海得分为100分,排名最后哈尔滨得分为17.85分。从排名的布局来看,排名前十大金融中心布局比较集中,落在三个经济区,其中长三角4个分别是上海、杭州、宁波和南京,环渤海湾4个分别是北京、天津、大连和沈阳,珠三角2个分别是深圳和广州。按省(直辖市)布局看,前十大金融中心只落在七个省市分别是上海、北京、广东、浙江、辽宁、江苏和天津。二、分类排名首期CDI CFCI金融产业绩效排名前十名分别为上海、深圳、北京、大连、杭州、宁波、广州、沈阳、郑州和西安,金融机构实力上排名前十的金融中心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天津、宁波、南京、福州和成都,金融市场规模排名前四的中国金融中心分别是上海、深圳、大连、郑州,金融生态环境排名前十的中国金融中心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沈阳、南京、武汉和成都。三、中国金融中心的分级和布局我国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层级极为明显。根据首期CDI CFCI中各金融中心的得分,整体上中国的金融中心可以分为三级:

第一级金融中心,也可称为“全国性金融中心”,具有全国性金融影响力和辐射力的金融中心。得分在60以上,共有3个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和深圳;

第二级金融中心,也可称为“核心区域金融中心”,形成一定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的金融中心。得分在30分以上60分以下,共有6个城市,分别为广州、杭州、大连、宁波、南京、天津;

第三级金融中心,也可称为“次级区域金融中心”,形成一定金融发展规模,并有潜力辐射周边区域的金融中心。得分在30以下,共有15个城市,分别为沈阳、西安、郑州、武汉、成都、福州、长沙、厦门、济南、昆明、青岛、重庆、石家庄、长春、哈尔滨。

在中国金融中心布局方面,中国的3个全国性金融中心和6个核心区域金融中心都集中在三个主要经济区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内,长三角有上海、杭州、宁波和南京,环渤海有北京、天津和大连,珠三角有深圳和广州。次级区域金融中心则分布较为广泛,如东北地区有沈阳、长春和哈尔滨;中部地区有武汉、郑州、长沙;华北地区有石家庄、济南、青岛;西南地区有重庆、成都、昆明;东南地区有福州、厦门;西北地区有西安。四、中国金融中心的特征中国金融中心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全国性金融中心是国家性政策结果,二是层级较高、竞争力较强的金融中心往往具有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三是与知名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中国金融中心总体经济规模较小,四是各金融中心平均金融业增加值水平较低,其绝对值分布相对较为不均,而其占GDP的相对值分布较为平均。

在全国性金融中心中,上海和北京都具备天然的、其他城市不可替代的金融发展优势,全国性金融中心地位很难逆转,目前这两个金融中心都谋求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深圳金融业发展的核心优势在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和紧邻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域优势,首期CDI CFCI显示,深圳目前的金融竞争力与上海、北京还存在相当的差距。

在核心区域金融中心方面,长三角地区三个金融中心杭州、宁波和南京综合实力较为接近,杭州在金融产业绩效和金融机构实力方面略好,而南京在金融生态环境方面略好。环渤海地区两个金融中心大连和天津,大连目前的发展状况略优于天津,在金融产业绩效和金融市场规模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天津在金融机构实力和金融生态环境方面更有优势,在天津大力发展金融中心并得到一定国家政策的支持背景下,未来发展实难预料。在珠三角地区,核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只一个广州,在所有区域性金融中心中排名最前,由于在区域内城市行政地位比深圳要高的原因,将来发展也较具竞争力。

在次级区域金融中心方面,东北地区三个次级区域金融中心沈阳、哈尔滨和长春,沈阳的竞争优势十分突出,在首期CDI CFCI指数中排名第十,而哈尔滨和长春金融业发展愖忧,在全国24个金融中心中排最后两名。中部地区三个次级区域金融中心武汉、郑州和长沙综合竞争力非常接近,武汉略微领先,在首期CDI CFCI中排名第十二,郑州紧随其后,排名第十三,最后是长沙,排名第十六,武汉得分仅高出郑州0.2分、长沙1.4分。华北地区三个次级区域金融中心济南、青岛和石家庄综合实力也比较接近,济南处于领先地位,在首期CDI CFCI中排名第十八;其次是青岛,排名第二十;最后是石家庄,排名第二十二。西南地区三个次级区域金融中心成都、昆明和重庆,成都金融中心的竞争优势相对比较突出,在首期CDI CFCI中排名第十四;其次是昆明,排名第十九;最后是重庆,排名第二十一。东南地区两个次级区域金融中心厦门和福州,厦门的综合得分仅以0.2分的微弱优势胜过福州,差距极为微小,厦门排名第十五,而福州排名第十七。西北地区唯一进入首期CDI CFCI排名的金融中心是西安,总体排名为第十一,存在一定竞争优势。

第二期 CDI CFCI核心摘要一、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二期CDI CFCI中国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排名的结果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南京、宁波、重庆、武汉、合肥、天津、济南、沈阳、大连、苏州、青岛、厦门、西安、成都、温州、哈尔滨、无锡、福州、昆明、郑州、石家庄、长春、长沙、南昌。排名第一的上海得分为106.52分,排名最后的南昌得分为17.79分。本期新增的5个城市,合肥排名第10位,苏州排名第15位,温州、无锡和南昌分别排名第20位、第22位和第29位。

与首期CDI CFCI的评价结果相比,排名前四名的金融中心保持相同,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而排名第5位至第10位的金融中心变化较大。本期排名第5位的杭州上期排名第6位,本期排名上升了一位;本期排名第6位的南京上期排名第8位,本期排名上升了两位;宁波排名第7位,与上期相同;本期排名第8位的重庆上期排名第21位,本期排名大幅上升了十三位;本期武汉排名第9位,比上期排名上升了三位。

在指数评价得分方面,首期CDI CFCI参与评价的24个城市中19个城市得分有不同程度的上升,5个城市得分下降,其中得分上升前五位的城市分别是重庆(+10.36)、北京(+9.54)、哈尔滨(+7.46)、上海(+6.52)和深圳(+5.51);得分下降的城市分别是大连(-6.37)、长沙(-5.26)、郑州(-2.53)、福州(-0.70)和沈阳(-0.57)。二、分类排名金融产业绩效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北京、深圳、上海、合肥、宁波、杭州、重庆、温州、武汉和南京。与上期相比,北京由第3名跃升为榜首,上海由于金融产业和从业人员的增长速度放缓,由第1位退居第3位。合肥、重庆、温州、武汉和南京首次进入前十,上期排名前十的大连、广州、沈阳、郑州和西安由于同比增长速度下降,跌出了前十榜单。

金融机构实力排名前十的金融中心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天津、南京、重庆、福州和成都。与上期相比,只有宁波从第7位下滑到第1位2,而重庆上升3个名次跻身前十,其余的排名基本没有变化。

金融市场规模排名情况与上期相比没有变化,中国的集中交易性金融市场主要集中上海和深圳,其中上海分类指标得分较上一期上升了32.03点,同比涨幅32%,深圳增长10%。大连和郑州在商品期货市场方面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同时增长速度喜人,分类指标得分涨幅高达131%和163%。

金融生态环境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南京、沈阳、杭州、武汉和厦门。与上一期相比,只有厦门取代了成都跻身前十,而前九位的城市排名情况与上一期相同。在金融人才环境方面,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天津、济南、沈阳、武汉、长春和成都。与上一期相比,长春有了比较大的进步,较上期提高了9个名次,跃升到第9位,济南提高了9个名次,跻身前十行列,位列第6。降幅最大的石家庄下降了7位,处在第27位。在金融商业环境方面,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厦门、杭州、天津、宁波、大连和苏州。厦门首次进入前十,较上期跃升了8位,苏州为本次新增评选城市。上一期排名前十的城市沈阳下滑4个名次到第11位,南京下滑到第12位,青岛下跌五个名次至第15位。三、中国金融中心的布局在金融中心布局方面,本期评价做了适当的调整,保持三个全国性金融中心不变,而将26个区域中心按照《中国(大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分析》提出的划分中国(大陆)区域新方法,分为六大区域金融中心,即:

全国性金融中心:上海、北京、深圳;

区域金融中心:

东北区域,包括沈阳、大连、长春和哈尔滨等四个城市;

北部沿海区域,包括天津,石家庄、济南和青岛等四个城市;

东部沿海区域,包括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和温州等六个城市;

南部沿海区域,包括福州、厦门和广州等三个城市;

中部区域,包括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和合肥等五个城市;

西部区域,包括西安、重庆、成都和昆明等四个城市。

其中,东部沿海区域和南部沿海区域金融中心平均综合竞争力较强,中部区域和东北区域相对较弱,西部区域和北部沿海区域接近平均水平。

出版物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