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博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6-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田博年姓名:田博年

性别:男

生日:1986年1月15日

籍贯:辽宁沈阳

简介:著名大提琴演奏家。德国科隆爱乐乐团终身首席大提琴。

田博年
田博年

成长历程1986年1月15日,田博年出生于中国沈阳。

1990年10月起,师从于沈阳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王基福教授学习大提琴。在王基福教授的精心教导下,经过七年的学习历程和刻苦的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4年,田博年第一次参加了俄罗斯著名大提琴家列娜·汝廖瓦·耶廖莎·尼古拉耶夫娜教授两个月的大师班学习。

1997年,田博年11岁,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师从于中央音乐学院大提琴教研室主任,那木拉教授,接受更为严格和正规的音乐学习和训练。只身闯荡北京。

在校期间,田博年刻苦、自觉、努力,一直保持着文化课和专业课双双名列前茅的优异成绩。他品学兼优,连续获得学校授予的甲等全额奖学金,三好学生等称号,并于1999年被保送到中央音乐学院附中。

1999年,田博年考入中国少年室内乐团,担任首席大提琴。

2001年7~8月,首次随中国第一大提琴室内乐团赴瑞士巡演,担任乐团首席大提琴。

2002年,参加“明日之星”交响乐音乐会,成功地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

2002年,16岁的田博年首次参加了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的第四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韩国、朝鲜、日本、挪威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163名入围选手汇聚厦门参加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三个项目的角逐。田博年以一曲《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一举荣获大提琴组第一名。第一次扭转了中国大提琴在国际上一直处于弱势的局面,在中国音乐史上填补了一项空白。

2003年2月,应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九州芳菲”春节电视晚会。

2003年,应邀访问南韩汉城,参加文化交流演出。

2004年7月,受丹麦邀请,并与Sjællands Symfoniorkester in Tivoli Copenhagen 和Rikke Henriksen, Tivolis Musikafdeling合作举办了专场个人独奏音乐会。

2004年8月,受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音乐节邀请,举办独奏音乐会。

2004年9月,田博年应邀前往杭州,参加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的“第七届中国艺术节”。

2005年4月,田博年到德国柏林“翰斯 艾斯乐”音乐学院学习。

2006年,第四届卡尔·达维多夫国际大提琴比赛在拉脱维亚西部城市库尔迪加闭幕,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等国的27名音乐家参加了本届比赛。20岁的中国音乐家田博年获得第一名。评委会说,田博年的音乐才华征服了他们,也把本届比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由于田博年的演奏水准明显高出其他参赛选手,评委会还决定不设第二名,改评出两个并列第三名。

2007年4月起,田博年在德国柏林“翰斯 艾斯乐”音乐学院继续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学习。

所获奖项1999年6月,田博年获中央音乐学院第三届大提琴比赛二等奖及中国作品优秀演奏奖。

2000年9月,获第四届中国大提琴比赛重要奖项。

2001年12月, 获中央音乐学院第四届大提琴比赛二等奖。

2002年10月31日, 田博年代表中国,首次参加了第四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一举荣获第一名及金奖。这是中国大提琴界第一次在这类重大国际赛事中获得头等奖。

2003年7~ 8月, 在加拿大皇家山音乐学院主办的2003年器乐国际大赛中,获室内乐比赛第一名,协奏曲比赛第二名。

2003年10月31日,荣获第十二届傅成贤甲等奖学金。

2006年5月5日,在拉脱维亚举办的第四届达维多夫国际大提琴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及特殊艺术成就奖。鉴于田博年的优异表现,该次大赛评委会决定将二等奖空缺,只取一个一等奖和两个并列第三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