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宝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6-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谢国宝(1709~1780),字完卿,又名周书,广东省平远县差干鹿溪村(今文丰村)人。父谢佳季,精通医学,尤其擅长针灸。

谢国宝幼时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8岁考取秀才,39岁入选廪贡生。他受父亲的影响,从小酷爱岐黄之业,长期研习其父的良方秘卷,钻研《内经》、《类经》、《景岳全书》等医学著作,大胆进行临床实践,掌握了一手高超的中医医术。

谢国宝为人谦厚,轻财利,重医德,对病者热忱负责。他遇富贵而不贪,见贫贱而能怜悯,对贫困病者,常解囊施药,因此,良医之名溢于粤赣闽边区。

谢国宝的医学,以宗《内经》为主,他对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十分推崇,对张景岳的“阳非有余与真阴不足”的论点有新的独到见解和发展。他的医术重温补,惯用生、熟地、附桂,又善于凉攻。在医案中,可以看到他对许多疑难病症的诊治,皆得心应手。乾隆二十五年(1760),在其52岁时,写成了医学巨著《会经阐义》,全书共21卷。这部巨著,摘《内经》要语,吸取诸家学说精华所在,对名医警句,分门条例,阐发其奥义。全书有理、法、方、药全部中医知识,又有他毕生从事医疗的心得和经验,更有他丰富的医案精华。乾隆三十一年(1766),谢国宝58岁,平远县知县授予“功侔杏林”木制匾额一面,以表彰其医绩。谢国宝行医50年,带了不少徒弟。谢国宝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在家病逝,终年71岁。

1928年,通过族人的努力,《会经阐义》终于在潮州付梓问世。1955年,广东省卫生厅将此书收集,成为祖国医学宝库的一件珍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