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音shàn

意:用席,布等遮盖

shān

〈名〉

(形声。占声。本义:用茅草编成的覆盖物)

同本义 [cogongrass covering]

苫,盖也。——《说文》

白盖谓之苫。——《尔雅》。注:“白茅苫。今江东呼为盖。”李注:“编菅茅以盖屋者曰苫。”

寝苫。——《仪礼·既夕礼》

乃祖吾离被苫盖。——《左传·襄公十四年》

又如:草苫子;苫宇(草庐);苫茨(茅草盖的屋顶);苫盖(茅草编的覆盖物。亦特指草衣、茅屋);苫蓑(茅草所编用以遮雨的覆盖物);苫褐(草衣)

古代居丧时,孝子睡的草垫子 [straw mat]

寝苫枕草。——《左传·襄公十七年》

又如:苫条(毡条);苫块(“寝苫枕块”的略语。古礼,父母死后,儿子要睡草荐,枕土块);苫次(指居亲丧。即在苫、寝苫);苫席(用麦秆或茅草编的粗席。常垫于褥下或用于居丧);苫庐(古代在亲丧中所居之室);苫壤(苫席与土块。指居亲丧中)

另见shàn

苫布

shānbù

[manta;tarpaulin] 用来苫盖负载的驮鞍或为运输而包裹货物的一块帆布或其他厚布

shàn

〈动〉

编茅盖屋 [thatch with straw mat,tarpaulin,etc.]

刈茅苫鹿屋,插棘护鸡栖。——宋·陆游《幽居岁莫》

后泛指用席、布等遮盖东西 [cover]。如:要下雨了,快把麦子苫上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聊斋志异·狼三则》

另见shān

苫布

shànbù

[tarpaulin] 遮盖东西用的大雨布

苫盖

shàngài

[cover] 遮盖

院里到处是垃圾,食堂里有不少苍蝇,吃剩的饭菜都不苫盖

苫席

shànxí

[straw mat] 用苇篾、秫秸皮等编成的遮盖东西用的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