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莱尔·布吕克纳

卡莱尔·布吕克纳(BRUCKNER Karel)
国籍 : 捷克
生日 : 1939年11月13日
捷克队主教练卡莱尔·布吕克纳(Karel Bruckner)对自己的球队非常了解,当他的这些球员还是年轻球员时,他就对这些球员进行了仔细的观察。这名经验丰富的66岁老人在过去的短短几年中将年轻球员和老球员成功地融合到了一支球队中。他将捷克队打造成了一支具备高战术素养和灵性的队伍,他本人也深受球员和球迷们的喜爱。
在西格玛奥洛莫茨队和俄斯特拉发巴涅克队(Banik Ostrava)经过了几年的锻炼后,布吕克纳成为了一名比较成功的球员。而他的执教生涯是从西格玛奥洛莫茨队始的,1984年他把这支队伍成功的带进了前捷克斯洛伐克的顶级联赛,随后他又分别在维特科维茨、佩特拉德诺维茨、布拉迪斯拉发国际队执教过,1997年他接手了捷克21岁以下青年队。在看到像米兰·巴罗什(Milan Baros)等年轻球员从青年队中成长起来后,2002年,他带领青年队在瑞士夺得了21岁以下欧洲青年锦标赛的冠军。
同样在2002年,捷克国家队无缘2002年世界杯决赛圈,捷克足协将尤瑟夫·科瓦内奇(Jozef Chovanec)解职,并任命布吕克纳接手国家队。在他的调教下,将这支拥有众多优秀球员但缺乏凝聚力队伍很快成为了一支强大的并极具观赏性的队伍,捷克队又回到了欧洲强队的行列。2004年欧洲杯捷克队的表现非常耀眼,但是这支赛前的夺冠热门队伍却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在半决赛中他们被最终获得冠军的希腊队击败。
因为这位主教练的体型与美国西部小说家卡尔·梅故事中的虚构人物非常相似,所以人们将他称为 “佩特拉的克里奇”。布吕克纳非常重视更衣室的和谐声音。“国家队就像是一个快乐的大家庭,在这里没有我的私生子,”他曾经这样说过。虽然国家队中大牌球星云集,但是这种大家庭的氛围消除了潜在的个人主义问题。“他就像我的父亲,”帕维尔·内德维德(Pavel Nedved)在谈到他与主教练的关系时说:“我要完全服从他。”
除了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这位老谋深算的教练还是一位现实主义者、一位战术大师和一位谋略家。“他会依照不同的对手制订不同的战术,”大个子前锋扬·科勒(Jan Koller)说:“一直到现在他的战术都非常奏效。”2006年世界杯预选赛就是最好的说明,虽然最终他们位于荷兰队之后只取得了小组的第二名,并且被迫参加与挪威队的两场附加赛,但是捷克队在12场比赛中一共打进35球。
在奥斯陆的第一场比赛中,捷克队1-0战胜了对手,在回到布拉格之后捷克队以同样的结果再次击败对手,并且锁定了自1993年独立后的第一张世界杯的入场券。“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最艰苦的比赛,这也是我作为教练取得了最大的成功,”布吕克纳赛后说:“这证明了我们配得上欧洲杯四强的身份。”
内德维德的回归对捷克队十分重要,他此前在欧洲杯结束时宣布退出国家队,但是在布吕克纳的劝导下,他最终还是在关键的附加赛中回到了国家队。这位尤文图斯的巨星依然保持着出色的状态。布吕克纳说:“由波波斯基(Poborsky)、托马斯·罗西基(Tomas Rosicky)、托马斯·加拉塞克(Tomas Galasek)和内德维德组成的中场是世界级的。”他认为他的球队配得上为他们开出的世界杯夺冠赔率。
这位战术大师不喜欢“黑马”的角色,他毫不含糊的宣称:“我们将赢得世界杯冠军。”
执教生涯
国际执教:
1984 捷克斯洛伐克21岁以下青年队
1998-2001 捷克21岁以下青年队
自2002年 捷克国家队
俱乐部:
1973-1977 西格玛奥洛莫茨
1978-1979 布罗特约夫(捷克)
1979-1980 兹布罗约维卡·伯诺
1981-1982 西格玛奥洛莫茨
1985-1987 西格玛奥洛莫茨
1988-1989 兹林纳(Zilina)
1989-1991 班尼克 奥斯忒拉瓦(Banik Ostrava)
1992-1994 西格玛奥洛莫茨
1994-1995 德诺维茨(Drnovice)
1995-1996 布拉迪斯拉发国际队(Inter Bratislava)(斯洛伐克)
1997-1998 西格玛奥洛莫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