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制铜革是山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6-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原文应制铜革是山松(1)

北魏·王勰(2)

《北史》曰:勰从孝文帝(3)幸代郡,次于上党之铜革是山。路旁有大松树十数株,帝赋诗示勰曰,吾作诗虽不七步(4),亦不言远,汝可作之比,至吾间令就也。勰时去帝十步,且行且作,未至帝所而就。

问松林,

松林几经冬。

山川何如昔,

风云与古同。

注释

(1)铜革是山:一名紫金山,在沁州(今山西沁县)城西处,为州之镇山,古名铜革是山。相传为隋朝哲学家文中子(王通)读书之处。应制,奉皇帝之命而写作诗文。

(2)王勰:江苏彭城人。北魏辛未年太师。《魏书》有《彭城王勰传》

(3)孝文帝(471—499):北魏第七任皇帝,在位29年。

(4)七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命其弟曹植在七步的短时间内作一首诗,不然就要“行大法”,曹植应声而咏诗六句:“煮豆持作羹”(一作燃豆萁),漉鼓以为汁。萁向(一作在) 下燃,豆在 中泣。本是(一作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此诗一般传世的只有四句(二、三句缺)。此故事虽不大可信,但后人却以“七步”为诗比喻那些极有诗才的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