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部首:氏,部外笔画:1,总笔画:5

五笔86&98:NAV仓颉:RVP

笔顺编号:51515四角号码:77747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C11

mín

(1)人;人类。

(2)民: 甲骨文中虽无民字,书经盘庚篇则有畜民万民名词。据郭沫若著《奴隶制时代》一书指出:民字应是“横目的象形字,横目带刺,盖盲其一目以为奴征”,即民为奴隶,也说不通。畜字有好义,畜民即好民,好民就不是奴隶。若以盲一目的人,就是奴隶,谁其信之,纵信,数量极少,怎能是社会生产力量。“民”,据书经盘庚篇,他们是自由民不是奴隶。盘庚帝想迁都于今河南安阳县,他们先作动员报告,打通思想说“古我先后罔不惟民之承。”“视民利用迁。”“朕(我)及笃敬(大臣),恭承民命。用永地于新邑。”对于民众谆谆劝导,没有强迫命令,这些民众,必是普通农民,不是奴隶,若是奴隶,可以强迫命令口气,没有这样温和。他又何须费神去加以说服后,才开始迁徙呢”。

说文民部“民”,萌也。象草芽之形。古代没有教养文化的人为民,转音加亡为氓。左傍亡为无字,当无地之民解。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民不仅为家内劳动,且去当兵,即负劳役地租的农奴,不是奴隶。(摘自黄现璠撰《我国民族历史没有奴隶社会之探讨》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2月、3月第二、三期连载)

(3)百姓。古代指有别于君主、群臣百官和士大夫以上各阶层的庶民(多与“君”、“臣”、“人”相对)。现代指有别于军人和政府工作人员的人民群众。

(4)指世代定居本地的人。

(5)特指汉族人。

(6)古代指士兵。

(7)民间的。

(8)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