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陶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黄陶鬶

1.英文名称Yellow pottery gui

2.基本简介规格:通高29.2厘米 Total Height 29.2cm

出处:唇边的微笑

年代:山东龙山文化 Longshan Culture in Shandong Province

类型:

质地类型:陶器

功用类型:酒具

栏目关键词:史前时期酒具

收藏地:山东省博物馆 the Museum of Shandong Province

主题词或关键词:鬶

辅助分类项:酒具

3.外形特征外形似雄鸡引吭高歌。此鬶1960年出土于山东省潍坊市姚官庄遗址,夹细砂黄陶,冲天长流,粗长颈,三个大袋足分裆而立,后袋足与前两个袋足距离较远,且较前两个袋足更肥大,颈与后袋足之间附一个麻花状鋬手,足上饰两周凸弦纹,三周弦纹之间有四圈小泥饼。通体施黄色陶衣,器物造型雄伟生动,遒劲有力,很像一只雄鸡在引吭高歌,是一件相当完美的陶塑艺术品。

4.鬶之分类陶鬶有实足和袋足之别。

5.鬶之历史鬶是山东龙山文化的典型器之一,起源于大汶口文化中期,盛行于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阶段。是一种造型精巧的器物,有实足和袋足之别,实足鬶一般由流、腹和三个圆锥状实足组成,袋足鬶则以三个大袋足为腹。鬶的质地分夹砂和泥质两种。夹砂陶鬶一般较粗糙,出土时器底多有烟熏痕迹,有的器腹内还有灰黑色的残渣,当为残存的酒渣。这类夹砂鬶是专门用来煮酒温酒的泥质陶鬶质地细腻,制作也精致,可能是专作注酒用的。龙山文化晚期出现的平底鬶就是由泥质三足鬶发展而来,后世的酒注子、酒执壶等注酒器也可溯源于此。

外形似雄鸡引吭高歌

此鬶1960年出土于山东省潍坊市姚官庄遗址,夹细砂黄陶,冲天长流,粗长颈,三个大袋足分裆而立,后袋足与前两个袋足距离较远,且较前两个袋足更肥大,颈与后袋足之间附一个麻花状鋬手,足上饰两周凸弦纹,三周弦纹之间有四圈小泥饼。通体施黄色陶衣,器物造型雄伟生动,遒劲有力,很像一只雄鸡在引吭高歌,是一件相当完美的陶塑艺术品。

陶鬶有实足和袋足之别

鬶是山东龙山文化的典型器之一,起源于大汶口文化中期,盛行于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阶段。是一种造型精巧的器物,有实足

和袋足之别,实足鬶一般由流、腹和三个圆锥状实足组成,袋足鬶则以三个大袋足为腹。鬶的质地分夹砂和泥质两种。夹砂陶鬶一般较粗糙,出土时器底多有烟熏痕迹,有的器腹内还有灰黑色的残渣,当为残存的酒渣。这类夹砂鬶是专门用来煮酒温酒的泥质陶鬶质地细腻,制作也精致,可能是专作注酒用的。龙山文化晚期出现的平底鬶就是由泥质三足鬶发展而来,后世的酒注子、酒执壶等注酒器也可溯源于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