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薯莨

薯莨

【别名】山猪薯、山羊头、朱砂莲[湖南]、茹榔、金花果、红孩儿

【形态特征】:原植物 薯莨为多年生粗壮藤本;块茎形状多样,通常为圆柱形或块状,有时分枝,表面棕黑色,内部红色,干后铁锈色;茎基部具弯刺,向上刺渐疏。基部叶多互生,叶片心形,有9条脉;上部叶对生,叶片卵形或长圆形至披针形,长8~15厘米,有3~5条脉;叶柄长2~3厘米。夏季开花。雄花序腋生或顶生,先由15~25朵小花组成长可达5厘米的穗状花序,后再组成圆锥花序式;雄花:外轮3枚花被片阔卵形,长约2毫米,内轮3枚花被片稍小;雄蕊6枚,花药和花丝近等长;雌穗状花序单生于叶腋,长8~10厘米。蒴果扁圆形,具3翅,翅长2~2.5厘米,宽1.5~2厘米,顶端微凹;种子环生薄翅。

生于疏林下或灌丛中。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湖南、台湾、福建、浙江等省区。印度支那、菲律宾亦有。

【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薯莨Dioscorea cirrhosa Lour.,以块茎入药。四季可采,取较大的块茎,留存小者或部分繁殖,鲜用、晒干或焙干。

【药材性状】本品为不规则圆形或长卵形片张,直径1.5~10厘米,厚0.2~O.7厘米,外皮深褐色或褐棕色,凸凹不平。可见突起的须根残痕;切开面暗红色或棕红色,有多数黄色斑点或斑纹。质坚实,断面多呈颗粒状,显暗红与黄色交错的花纹,有的可见发亮的星点。气微,味涩、苦。

【性味归经】苦、微苦、涩、平、微寒。

【功能主治】止血活血补血,收敛固涩。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咯血,吐血,便血,尿血,腹泻;外用治烧伤。

【用法用量】 0.4~3钱;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