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帝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汤帝殿位于孝敬乡东王贺村北200余米处,原是汤帝庙之大殿,庙宇早年已毁,仅存此殿。

汤帝殿座北面南,面阔3间(10.47米),进深3间(10米)。殿顶为单檐歇山,上陡下缓,九脊十兽,绿历色筒瓦覆盖。瓦为虎头、盘龙、福寿图案。挑角外伸2.85米,四檐均有子望板。檐下置玉踩重帛,一斗一开拱,明、次间各为一攒真昂,昂身下斜,昂嘴呈琴面形,底宽11厘米,高3厘米。普柏枋,额枋原彩绘已脱落。殿四周以小八面石柱支撑,柱高3.7米,皆为侧脚升起,莲花复盆柱础。原有台阶1米余,年深日久,现已淤平。汤帝殿梁架奇特,明栿倒置,7架梁结构,其中3架梁上有叉手,下有托脚。殿四角昀有移椽垂柱。相互奇连,柱有图案。此殿建筑结构奇巧,对古建筑研究颇有价值。殿旁尚有清康熙三十六(1697年)六月七日重修碑一幛,碑高159厘米,宽60厘米,厚19厘米,首身一体,碑有线刻二龙戏珠,碑载汤帝殿“相传建于鞑王时”。据此,可知汤帝庙建于元初,重修于明末崇祯年间。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