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毛切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青海记》作“香毛且寺”,藏语称“香毛切扎西奇”。位于县城东南27.5公里处,在今常牧乡东北8公里的吾龙村。据《安多政教史》记载,约在清嘉庆年间,由官赛寺寺主第二世阿叶合·金巴嘉措初建香毛切寺。此后,由金巴嘉措之侄罗桑班觉(亦称阿叶合喜饶)主持寺务,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扩建,形成一座正规寺院,命名为“绎曲德钦林”,意为“菩提大乐洲”。据罗桑班觉的转世罗桑丹贝坚赞(生于藏历火猴年,即1836年)的记载,罗桑班觉正式建成香毛切寺当在清道光初年。自此,罗桑班觉的历辈转世任该寺寺主,末世名根敦丹增嘉措,1945年生,现任寺管会主任。该寺为拉莫德千寺属寺,《青海记》载,当时有寺僧6人。1956年有寺僧42人,活佛2人,僧房14间。自1983年批准开放后,建有经堂9间,僧舍13院44间。寺设医疗室1所,有藏医2人。现有寺僧20人(内活佛1人,完德2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