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金匮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石室金匮

石室金匮,又作金匮石室,石室金锁,古代国家秘藏重要文书的地方。金匮,即用金质的绳索捆束的匣子。

从西周时期开始,就有“石室金匮”的说法。

西周时期,档案既是统治的依据,有是统治的工具,因此,对档案的保管采用了有时代特点的形式:

1、登于天府。天府,是西周王室的组秒,即始祖后稷之庙。其守藏包括两部分:一是“国之玉镇大宝器”,另一部分是官吏在行政事务中形成的记录,可作为王考察政绩的依据。

2、藏于金匮。西周有将重要的档案收藏在金匮中的做法,即用金质的绳索捆束的匣子。

嘉靖十三年(1534),明世宗为保存皇家御用的档案,下令仿古代“石室金匮“之制,修建皇史宬其位于紫金城东侧,是一座庑殿顶的宫殿式建筑,整座建筑群由皇史宬门、皇史宬主殿和东西配殿组成,四周围以红色高墙。皇史宬主殿坐北朝南,建筑在2米高的台基上,殿前正上方高悬“皇史宬“匾额(现为乾隆手书),下有券门5座,门前有丹陛,四周环以白玉石栏杆。整座建筑由砖石构成,无一根木料。墙身砌以灰色磨砖,南北墙各厚6米,东西墙各厚达3米。室内建有1.2米高的须弥座,宽大几与屋同,上置雕龙鎏金的铜皮樟木大柜。皇家的实录、圣训等就收藏于柜中,以取我国古代“石室金匮”的古训。

解放后,人民政府又对皇史宬多次整修,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皇史宬的 和内部设施,使防火、防潮、防盗和避免虫咬鼠伤等措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皇史宬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档案库房的典范,是熔艺术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于一炉的和谐壮观的建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