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球防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绣球防风

【别名】绣球草、蜜蜂草

【来源】唇形科植物绣球防风Leucas ciliata Benth.,以根及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或夏秋间采集,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植物形态】绣球防风一年生草本,高30~140厘米,全体密被污黄色倒向长毛。

茎直立,略带方形,上部多二歧分枝。

叶对生,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5~2厘米,具疏锯齿,上面暗黄绿色,下面稍淡,厚纸质;具短柄。

花轮生于茎顶叶腋内;总苞片极多数,线形;萼管状钟形,先端10齿裂,裂片线形,绿白色,有脉10条,沿脉及裂片上均被长毛;花冠藏于萼内,2唇,上唇全缘,头盔状,下唇平坦,3裂,外面均被毛;雄蕊4,下面2枚较长,花药背着,橙黄色,花后转红色;子房4裂,花柱柱状,柱头2裂。

小坚果4枚,卵状,长3毫米,果皮黑褐色而光亮,萼宿存。

花期秋季。

生于山谷附近荒坡草丛中。

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本植物的根(绣球防风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性味归经】苦、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健胃消食。根:风寒感冒,风湿关节痛,食欲不振,小儿疳积;全草:外用治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根、全草0.3~1两,或根研末每服0.5~1钱,全草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水煎熏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