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羟皮质类固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10-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17-羟皮质类固醇英文名称:17-hydroxycorticosteroid定义:17-位羟化的皮质类固醇。可加强调节糖代谢的作用。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激素与维生素(二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目录

尿17-羟皮质类固醇 简介尿17-羟皮质类固醇 正常值尿17-羟皮质类固醇 医学意义

尿17-羟皮质类固醇 简介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皮质醇经肝灭活后,大部分以葡糖醛酸酯或硫酸酯的形式存在,总称17-羟皮质类固醇,由尿排出,每日排出量占总量30%~70%。尿17-羟皮质类固醇为尿中由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激素及其代谢产物,主要有皮质醇、四氢皮质醇、皮质素、四氢皮质素等。尿17-羟皮质类固醇含量可以反映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的情况,有助于某些内分泌疾病的诊断。留24h尿计算总量(以浓盐酸5~10ml防腐),取10ml送检。

尿17-羟皮质类因醇(17-OH-CS)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的代谢产物,因平时盐皮质激素分泌量很少,尿中浓渡很低,故尿17-羟皮质类固醇水平主要反映糖皮质激素的分泌水平。临床意义与尿游离皮质醇相似。

17-羟皮质类因醇测定的敏感性不如尿游离皮质醇,故在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已多被测定尿游离皮质醇所代替。

尿17-羟皮质类固醇 正常值男性:13.8~41.4μmol/24h(5~15mg/24h)。

女性:11~27.6μmol/24h (4~10mg/24h)。

老人,儿童稍低。

(注:具体参考值请根据各实验室而定)

尿17-羟皮质类固醇 医学意义降低: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或双侧肾上腺切除术后,营养不良、肝硬化、结核病及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升高: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肿瘤或增生引起)、异位ACTH综合征、手术、肥胖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急性病或大量激素(可的松)治疗过程中、胰腺炎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