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君立
雕塑家 龙威工艺
业靠开放 艺贵创新
------ 福建仙游龙威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游君立访谈录
当你步入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环岛路时,迎面看到的是一溜五公里长的马路上矗立的99座马拉松运动员铜像,运动员身上焕发的“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精神和我们这个时代倡导的创新和求实精神构成了当今社会的主旋律。
在欢庆“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我走访了位于“中国木雕之城”莆田市仙游龙威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明清家具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青年雕塑家游君立先生。
我第一次见到游君立,就从那张稚嫩的脸上感受到这是一位酷似小说上描写的温文儒雅的谦谦君子,英俊飘逸的外表以及坚毅、淡定的目光始终给人一种信心和勇气。
游君立先生出生在木雕世家,乃父游良照先生是闽中名闻遐迩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曾获得联合国科教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的“民间艺术家”称号。游君立自幼在其父的熏陶下,耳濡目染,对民间艺术有着割舍不下的偏执。2000年游君立从大学雕塑专业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仙游,在父亲身边当助手,2005年未满“而立之年”的他毅然挑起了公司总经理的大梁。
谈到龙威工艺品公司的成长历史时,游君立不无感慨地说,他的父亲就象是一个高举火炬的运动员,对工艺美术的执着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深深地感染着他,父亲的那双大手犹如变换无穷的魔术师“使鬼斧为神工,化腐朽以神奇”(著名画家丁一评语),白手起家,凭着一身胆气和一股灵性,数年之间就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家庭小作坊改造成一个年产值跨千万元的规模企业,如今龙威公司的主打产品除了佛像、佛具等宗教用品外,又增加了仿古家具、古建筑装饰、青铜铸造,他们的客户已经遍布海内外,吸引了众多的回头客。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以及《福建民间文艺》杂志也做了大量的宣传报道。
游君立指着案头上摆放的一枚金质牌匾说,这是2002年9月台湾马祖天后宫颁发给龙威公司的奖章,奖章上镶嵌的“技冠群伦”四个大字是马祖地区民众对龙威公司的最高奖赏。2001年春天马祖天后宫重建,龙威公司应邀派出了一支古建筑装饰小分队直航马祖,参加了马祖天后宫的重建工作,成为两岸隔绝五十多年后首批直航马祖的幸运者。工程竣工后,他们受到了马祖地区民众的热烈赞扬,他们的事迹被写进了马祖天后宫庙志。回到大陆后,龙威公司又接二连三收到马祖萧王府、牛峰境庙的邀请,成为马祖地区最受瞩目的一支大陆古建筑装饰队伍。
游君立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年便奉命新建一个精密铸造厂,他以年青人特有的朝气和拼搏精神,一鼓作气,当年基建,当年见效。试产第一年,他接到了马来西亚华人佛教协会的邀请,独自承担了铸造2尊高度为8米、重量约4.5吨的《力士》青铜巨像,在他父子俩的倾力合作下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制作,2尊巨像按时运抵马来西亚,安装后受到来自世界各地游客和信众的广泛赞扬。现在这2尊青铜雕像已经被搬上了马来西亚国家邮政局风光明信片。一炮打响后,订单象雪片似的飞向了龙威公司,紧接着他们又成功地为厦门观音寺、台南代天府、南圣宫等寺庙精心制作了一系列青铜雕像、铜钟、鼎炉等等。最令他振奋的是,2005年他领导的公司幸运地成为厦门国际马拉松纪念群雕指定铸造单位,为了赶在规定的时间内交货,他们夜以继日,苦战了近一年,终于赶在大赛前夕把这组纪念雕像全部制作完工。
“初生牛犊不怕虎”,用这句话来形容游君立也许有些不当,但从他的言辞中可以仿佛可以看到作为一个创业者所必须具备的胆识和勇气。虽然游君立在创业的征途上已经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在莆田市内构建一个多功能、多元化的工艺美术综合市场。他的信念是:不干则已,一鸣必得惊人。我们衷心地期待着这位民间工艺新秀能有更多的作为。
(游心华 撰稿)
2006-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