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菜

金陵菜,苏菜的四大代表菜之一。
概述金陵菜又称“京苏大菜”,指以南京为中心的地方风味菜制作精细。金陵菜起源于先秦,隋唐已负盛名,至明清成流派。为苏菜的一个分支。金陵菜原料多以水产为主,注重鲜活,刀功精细,善用炖、焖 、烤、煨等烹调方法,口味平和,鲜香酥嫩。菜品细致精美,格调高雅。
金陵菜善用蔬菜,以“金陵三草”(菊花脑,构杞头,马兰头)和“早春四野”(芥菜,马兰头,芦篙,野蒜)驰名。
特色以南京菜为代表,主要流行于南京和安徽地区。
金陵菜烹调擅长炖、焖、叉、烤。特别讲究七滋七味:即酸、甜、苦、辣、咸、香、臭;鲜、烂、酥、嫩、脆、浓、肥。南京菜以善制鸭馔而出名,素有“金陵鸭馔甲天下”的美誉。金陵菜的代表有盐水鸭、鸭汤、鸭肠、鸭肝、鸭血、豆腐果(北方人叫豆泡)和香菜(南京人叫元岁)。
南京小吃是中国四大小吃之一。代表有小笼包子、拉面、薄饼、葱油饼、豆腐涝、汤面饺、菜包、酥油烧饼、甜豆沙包、鸡面干丝、春卷、烧饼、牛肉汤、小笼包饺、压面、蟹黄面、长鱼面、牛肉锅贴、回卤干、卤茶鸡蛋、糖粥藕等。
历史金陵菜是以南京为中心。南京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2400多年前春秋末年越王勾践灭吴,范蠡在今南京中华门外建一小城叫

越城,楚亡越,公元前333年始置邑,改称金陵。吴孙权建业定都后当时经济繁荣,金陵富豪“珠服玉馔”。讲究饮食,“钩饵纵横,网置接绪”(《吴都赋》)说明其渔业发达,淡水产品丰富。
六朝天厨之代表南齐的虞(竖心旁宗,音cong,2声),他善于调味,所制之杂味菜肴非常鲜美,胜过宫中大官膳食,号称天厨当之无愧。
北宋陶谷所著《清异录》记的“建康七妙”中云“金陵,士大夫渊薮,家家事鼎铛”。南唐主李煜派顾问中考察韩熙载的夜宴,画了著名的长卷《韩熙载夜宴图》是当时金陵家宴的真实写照。“建康七妙”云:“有七妙:齑可照面,馄饨汤可注砚,饼可映字,饭可打擦擦台,湿面可穿结带,醋可作劝盏,寒具嚼者惊动十里人”。即切碎捣烂的腌酸菜,均匀清洁的象镜子一样可以照出人面;馄饨汤清的可以入砚磨墨;饼薄如蝉翼可以透过它看出下面的字;饭煮得颗粒分明,柔韧有劲;调和好的面,筋韧如裙带,打结也不断;醋味醇美得可以当酒,馓子香脆,嚼起来清脆打声,可惊动十里以内的人。 唐宋时金陵饮食市场繁荣,杜牧《泊秦淮》诗中云:“烟笼寒水夜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说明不仅有日间闹市也有夜市酒家。明清时代江宁食肆振兴,明洪武27年8月南京新建酒楼15座,可见饮食市场繁荣,而且秦淮河上船宴盛行,南京夫子庙更以繁荣,小吃摊贩林立,酒楼、小食店、茶社鳞次栉比,至今夫子庙更是摊点星罗棋布,供应品种繁多,风味丰富多彩。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曾有十代王朝在此建都,新中国成立后是江苏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水陆交通发达,是长江流域的中心城市,其烹饪发达自然在情理之中。
南京烹饪天厨美名始自六朝,擅长炖、焖等烹调方法,口味醇和为主,素以鸭馔驰名,淡水产品制作的菜品丰富多彩,花色菜品玲珑细巧,清真菜肴独树一帜,夫子庙小吃花色品种丰富。
南京菜肴尤以鸭菜著名,驰名中外,南京鸭肴颇多如盐水鸭、黄焖鸭、裹炸鸭、料烧鸭、加汁鸭等,而首推盐水鸭。清人陈作霖所撰《金陵琐志》中记有:“鸭非金陵所产也。率于邰伯、高邮间取之。么凫稚骛千百成群,渡江而南,阑池塘以畜之。约以十旬肥美可食。杀而去其毛,生鬻诸市,谓之‘水晶鸭’;举叉火炙,皮红不焦,谓之‘烧鸭’;涂酱于肤,煮使味透,谓之‘酱鸭’;而皆不及‘盐水鸭’之为无上品也,淡而旨,肥而不浓;至冬则盐渍,日久呼为板鸭,远方人喜购之,以为馈献。市肆诸鸭,除‘水晶鸭’外,皆截其翼足,探其肫,肝零售之,名为‘四件’”。由此看出,早在清代盐水鸭以“淡而旨,肥而不浓”的“无上品”著称,为南京鸭馔之佼佼者。而南京板鸭因经过较长时间的腌制,其鲜味已失去几分,对外地人没曾尝过这味道,仍不失其鲜味,不过便于携带,为外地人当馈赠礼品购买。盐水鸭四季皆有,但以秋季桂花开时最肥美,此时新鸭上市皮白肉细,鲜嫩异常、品质极优,俗称桂花鸭。盐水鸭选料讲究,程序严格,要经盐腌、复卤、吊坯、汤锅等工序。有口诀:“热盐擦、清卤复、吹得干、焐得透,皮白肉嫩香味足。”南京制鸭,除上述外又发展到一鸭多吃,品种繁多。如盐水鸭肫鲜美柔韧,愈嚼愈出味;炒鸭腰鲜嫩异常;烩鸭掌别有滋味、鸭心、鸭血等均可入馔。以鸭胰为主料制作的“美味肝”一菜为清真名菜,又名“美人肝”,成菜后鸭胰柔软鲜嫩,冬笋、冬菇味美爽口,此菜为南京百年清真老店马祥兴菜馆四大名菜(美味肝、松鼠鱼、蛋烧麦、凤尾虾)之一。该菜的制作发扬了中国烹饪物尽其用的优良传统。
南京菜中的河虾菜品也很著名,特别是现代南京厨师用虾制成各种形象菜品如凤尾虾、宫灯大玉等,尤其善用河虾制成茸泥(南京俗称为虾缔,可分为硬缔、软缔、嫩缔),再造形制出形态各异、风味独特的菜品。如形象逼真的桂花虾饼,苹果虾、炸虾球等。
名菜简介干烤大虾
原料:白砂糖 、对虾
配料:小葱、 姜
调料:白糖、 料酒、 水、 胡椒粉、 胡椒 、 香油 、盐、味精
对虾 1,000克
姜 25克 小葱 25克 料酒 15克 味精 2克 盐 10克 胡椒粉 3克 香油 35克 白砂糖 30克 各适量
1. 葱去根须,洗净,切丝;
2. 姜洗净,切丝;
3. 将大虾去头须划水,去掉沙肠;
4. 取煸锅上火烧热,注入少许香油,将大虾下锅两面煎红;
5. 投入葱姜丝一半,放料酒、盐、胡椒粉、味精、少许白糖、清水;
6. 大火烧开后用小火烤7~8 分钟,将大虾摆入盘中;
7. 原汁上火,收汁再放入少许白糖,投入另一半葱,姜丝,烧煮;
8. 汁收浓时淋少许香油,浇在大虾上即可。
贴士:色泽红润,醇香鲜嫩,咸鲜可口,滋味微甜。
对虾:虾营养丰富,且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虾中含有丰富的镁,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虾肉还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煎虾时,如大虾没有虾油,色泽不红,可放少许番茄酱调色。
对虾:虾:严禁同时服用大量维生素c,否则,可生成三价砷,能致死;不宜与猪肉同食,损精;忌与狗肉、鸡肉、獐肉、鹿肉、南瓜同食;忌糖。果汁与虾相克:同食会腹泻。
红梅鱼肚
原料:水发鱼肚、净虾肉、猪肥膘肉
配料:鸡蛋、熟火腿、水发香菇、虾黄、青菜松、湿淀粉、鸡蛋清
调料:绍酒、精盐
做法:
1、鱼肚沥尽水分,切成长6.6厘米、宽3.3厘米的骨牌块12块,用精盐(0.5克)和味精(1克)腌喂10分钟;
2、虾肉和猪肥膘肉合——起剁成细茸,加鸡蛋清、精盐(0.5克)、绍酒、味精(1.5克),湿淀粉(10克)调拌均匀。香菇、熟火腿切细丝;鸡蛋用平锅吊成鸡蛋皮,切细丝;虾黄切碎,炒熟;
3、腌喂过的鱼肚摆在案上,再把制成的虾茸(约一半)均匀的抹在每块鱼肚上面(抹得要平滑光洁);为食街
4、然后将切好的香菇丝、熟火腿丝、蛋皮丝和虾黄末、菜松点缀在虾茸上面(要点缀得均匀、整齐),摆在盘内,上笼屉用小火蒸熟后,取出,摆在盘的外圈;
5、炒锅上火,加熟猪油(50克)烧热,放入葱末、姜末炝锅,再添鸡汤(100克)和精盐(1.5克)、味精(1.5克),烧沸时,用湿淀粉(10克)勾成薄芡,淋芝麻油(5克),浇在蒸好的虾茸鱼肚上;
6、另起炒锅上火,加熟猪油(约100克)烧热,将另一半虾泥挤成元宵大小的丸子(约12个)下入锅中,煎成扁圆的饼状并呈金黄色时取出;
7、炒锅留底油(25克)上火烧热,下入蕃茄酱炒一下,再放白糖、醋、精盐(1.5克)、味精(1.5克),炒透后添鸡汤(100克),再下煎好的虾饼,移小火慢烯约3—4分钟时,可将锅端离火位,用箸一一将虾饼拣出,摆在盘的里圈。锅内余汁添芝麻油(10克)上火稍炒,浇在上面即成。
无锡脆鳝
原料:白砂糖、粗 、大豆、大豆油、 卤汁、 鳝鱼、鱼肉
配料:小葱、葱末、姜
调料:白糖、 料酒、水、香油、 盐 、酱油
鳝鱼 1,500克
香油 25克 白砂糖 100克 酱油 40克 姜 75克 料酒 25克 粗盐 100克 小葱 25克 大豆油 150克 各适量
做法:
1. 姜洗净,25克切丝,50克切末;
2. 葱去根须,洗净,切末;
3. 锅中放入清水2500毫升,加粗盐烧沸,放入鳝鱼,随即盖上锅盖,煮至鱼嘴张开,捞入清水中漂清;
4. 鱼腹朝里横放案板上,一手捏住鱼头,用竹片在紧靠鱼下巴处插入,沿脊背直划至尾,去掉内脏,再沿脊骨两侧划下成整条鳝肉,洗净,滗去水;
5. 炒锅上火,舀入豆油,烧至八成热时,放入鳝鱼肉,用漏勺拨散,炸约3 分钟捞出;
6. 待油温再至八成热时,放入鳝鱼肉复炸约4 分钟,改用小火炸脆;
7. 另用炒锅置旺火上烧热,舀豆油25 克,放入葱末炸香,加绍酒、姜末、酱油、绵白糖烧沸成卤汁;
8. 随即将炸脆的鳝鱼肉用漏勺捞入卤汁锅内,颠翻几下,淋入香油,起锅倒入盘中,放姜丝即成。
贴士:此菜交叉架空似宝塔形,乌光油亮呈酱褐色,鳝肉松脆香酥,卤汁甜中带咸。
鳝鱼:鳝鱼富含DHA和卵磷脂它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鳝鱼特含降低血糖和调节血糖的“鳝鱼素”,且所含脂肪极少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鳝鱼含丰富维生素A,能增进视力,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鳝鱼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固脱、温阳益脾、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功效,适用内痔出血、气虚脱肛、产后瘦弱、妇女劳伤、子宫脱垂、肾虚腰痛、四肢无力、风湿麻痹、口眼歪斜等症。
1. 因此菜是选用整条鳝肉炸制而成的,故在取鳝肉时,不要将鳝肉弄碎,保持其完整;
2. 要用八成油温炸鳝肉,将其水分炸尽,不可油温过低;
3. 因有过油炸制过程,需准备大豆油1000克。
鳝鱼:鳝鱼不宜于狗肉、狗血、南瓜、菠菜、红枣同食。
入口即化爪
原料:鸡爪
配料:葱、蒜
调料:盐、酱油、油、桂皮、香叶、八角、桔子皮、姜
做法:
1、先把买来的鸡爪洗净,放在阳台有太阳的地方晒干,越干越好,然后在锅里放半锅油,六七成热的时候,把晒干的鸡爪放进油锅里炸,等到鸡爪一个个都从干巴巴变得胖乎乎地胀起来以后,捞出来,放凉。
2、在锅里先用油把葱、蒜爆香以后,把鸡爪放进去,添水盖过鸡爪,再放入桂皮、香叶、八角、桔子皮、姜、盐、酱油,大火煮40分钟到一个小时左右,即可出锅。
清炖狮子头
原料:豌豆、植物油、 猪肉、猪油
配料:香菜、大葱、姜、淀粉
调料:茶、料酒、水、盐
猪肉(肥瘦) 800克
姜 5克 大葱 5克 盐 6克 料酒 8克 淀粉(豌豆) 8克 植物油 15克 猪油(炼制) 10克 各适量
做法:
1.将猪肉切成米粒状,加葱、姜、水、精盐、料酒、干淀粉搅拌上劲。
2.菜头剖成十子刀纹,在油锅中煸至翠绿色,加精盐、猪肉汤烧沸。
3.取一砂锅用熟猪油抹锅底,将菜心排入,倒入肉汤,在火上烧沸,将拌好的肉分成几份,做成光滑肉圆,放在菜心上,上盖青菜叶,加锅盖,烧沸后移至微火焖两小时即可。
贴士:猪肉(肥瘦):猪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但由于猪肉中胆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较高者不宜多食。
油菜心:油菜中含有丰富的钙、铁和维C,其中所含的维C比大白菜高。另外胡萝卜素也很丰富,是人体黏膜及上皮组织维持生长的重要营养源,对于抵御皮肤过度角化大有裨益,爱美人士不妨多吃一些油菜。油菜还有促血液循环、散血消肿、活血化瘀、解毒消肿、宽肠通便、强身健体等功效。另外最近国外科学家还在油菜中发现含有能促进眼睛视紫质合成的物质,能起到明目的作用,同时指出十字花科蔬菜如油菜可降低胰腺癌发病的危险。
猪肉(肥瘦):猪肉不宜与乌梅、甘草、鲫鱼、虾、鸽肉、田螺、杏仁、驴肉、羊肝、香菜、甲鱼、菱角、荞麦、鹌鹑肉、牛肉同食。食用猪肉后不宜大量饮茶。
香菇里脊
原料:猪里脊肉
配料:水发香菇、葱段
调料:精盐、味精、绍酒、鸡蛋清、 芝麻油、熟猪油、湿淀粉
做法:
1、将香菇洗净,大片切小。猪里脊用顶刀切成薄片,用精盐、鸡蛋清抓渍后用淀粉上浆;
2、将炒锅置火上,下入熟猪油,烧至三成热(绑66℃)时,放入里脊肉片划散沥油待用;
3、原锅留底油,投入葱段稍煽,放香菇、白汤、精盐和里脊片,加入绍酒、葱段稍炒勾芡,淋明油颠翻出锅装盘即成。
特色菜金陵三草菜
胡先生豆腐
炖菜核
炖生敲
扁大枯酥
鸭馔
盐水鸭
桂花鸭
烤鸭
卤鸭肫肝
叉烤鸭
黄焖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