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岑叠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10-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宜章八景之一。

黄岑是骑田大岭之一,地跨数县,主山在宜章。山高二十九里,从城南曲尺岭拾阶而上,古木夹道,沿山路上下均有凉亭,供路人息脚。整个黄岑岭松杉翠柏,一片葱绿,特别是在雨后,更是郁郁葱葱、新翠欲滴。

主景是在“木根寺”(又叫白蜇庙、或蜇龙庙,当地人又称大庙,系祭祀白蜇和灵应二神),庙前有两株千年古杉,高十余丈,每株至少要七八个人方能合抱起来,支干繁茂,遮云盖日。左右还有九株略小的子杉,也有数百年之久,称为“九子杉”。草木枎梳、香烟缭绕、云雾升腾,十分壮观。

主景与曲折山道、青石凉亭、上下周围茂密的林木瑶草,构成了“黄岑叠翠”一景。

有邓庠诗赞道:

衡岳南来第一峰,宜阳秀奇此山钟。

岚薰红日层霄近,翠滴苍松瑞霭浓。

高比昆仑攀玉柱,清如彭蘸芙蓉。

谁能传得壶中术,缩地移将献九重。

拟以虚实写意手法,突出主体(即主景)而用多层次烘托体现“叠翠”色彩。

〔附传说〕据传寺前古树得到神人呵护,无人敢砍伐。后来,某朝有一在宜章任县令的杨某,欲取一木以作棺木,卜告于神,神怒斥之不允。杨令不听神令,强行砍伐一木,罢官归乡,舟过洞庭湖时,风浪大作,竟连人带木及舟均覆于湖底。为此,更给“黄岑叠翠”平添神秘的色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