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来谁著史-北大学者重估新中国体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10-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书名: 五百年来谁著史-北大学者重估新中国体制

作者: 韩毓海 著

出 版 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1

I S B N : 9787801959935

定价: ¥32.00[1]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从金融与历史角度讲述明清500年兴亡的大著作。作者下看基层组织、上看财政金融、外看世界大势,重新审视世界格局中的明清兴衰,有力印证了:近500年来世界史的消长,其核心取决于“国家能力”的强弱。这一结论为当下中国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作者韩毓海是北大新锐学者,国内鲜见的大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界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其现实关怀和价值取向,每每引起关心国家命运、关注底层生活的读者的强烈共鸣。

此书作为深受北大文科研究生追捧的思想讲义,语言晓畅明快,问题意识敏锐,堪称名家大手笔。作者行文有意针对时下热点话题,把视野引向基层,引向世界,引向大历史,从而让大众也能看清国际金融动态,以及中国的应对和走向。

作者简介韩毓海,北京大学教授。曾任纽约大学东亚系教授,东京大学教养学部特任教授。著有《摩登者说》《天下:江山走笔》等。多年来,韩毓海以其大气磅礴的思想气度、汪洋恣肆的文字风格、慷慨恢弘的人文抱负,成为“士”的精神传统在当代的有力接续。

图书目录绪 言:以史为鉴,重估新中国体制问题

上篇:“漫长的16世纪”

导语

第一节“无发展的增长”与“科学发展”

第二节历史与迷信

第三节“当中国称霸海洋”

第四节回首射雕时,万里暮云平

第五节“隆庆元年”(1567),世界史的大转折

第六节重写《甲申三百年祭》

第七节黄仁宇为什么要讲毛泽东的好话

第八节中国资产阶级的历史命运

小结 “中国道路”与世界史问题

下篇:“漫长的19世纪”

导语

第一节重新思考19世纪

第二节 中国为什么被打败?

第三节国债与资本

第四节从康德到列宁

第五节作为“中国方法”的《大同书》

第六节“出乎意料”的现代性及其后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