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蟾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角蟾属(Megophrys):角蟾亚科的1属。吻成棱角状,突出于下唇;少数种类吻钝圆。上颌有齿。内掌突扁平,在掌内侧第一指基部。胸侧有1对小白腺,位于腋基部内侧。角蟾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南部。中国现有18种(亚种),主要分布于秦岭以南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体形大小悬殊,体长20~110毫米。成体一般栖息于山溪边的草丛中、石块下、石缝内或枯枝落叶间。繁殖季节发出鸣声。例如,宽头大角蟾声音宏亮,“阿-阿-阿”回旋于山谷中;挂墩角蟾发“呷、呷呷、呷……呷”声,小角蟾的“呷、呷、呷……”声清细悦耳。一般在5~8月产卵,有的产卵于溪流石下。卵大、乳黄色。蝌蚪生活在山溪中,一般在近岸边小碎石间或水草附近。本属的蝌蚪与上颌无齿的拟角蟾属的蝌蚪相似,而与同科其他属大不相同。蝌蚪体形细长,尾肌发达,尾长约为头体长的2倍。口位于吻端,口部无角质颌和角质齿,唇平展于水面时呈漏斗状,摄食浮游生物。出水孔位左侧(左出水孔型)。眼位于头部两侧端。肛孔开口在下尾鳍基部中央。蝌蚪越冬后完成变态。一般将角蟾属看作原始的属,但它的蝌蚪何以相当特化,尚待探索。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