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童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熊童子

产地和科属

熊童子为景天科、银波锦属植物,原产非洲的纳米比亚。

形态特征

小型多肉植物,植株呈多分枝的矮小灌木状,老茎深褐色,幼枝灰色,肥厚多肉的叶片交互对生,叶卵形,长2~3厘米,宽1~1.5厘米,顶部的叶缘具缺刻。叶片嫩绿色,表面密生白色的细短绒毛。总状花序,小花红色。

生长习性

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忌寒冷和过分潮湿。当夏季温度超过30℃时,植株生长基本停滞。此时应减少浇水,防止因盆土过度潮湿引起的根部腐烂。并加强通风,适当遮荫,避免烈日曝晒。其它季节则要充分见光,春季、夏初和秋季的生长期可充分浇水,以保持盆土湿润,每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冬季严格控制浇水,保持盆土干燥,能耐5℃的低温。栽培中要避免长期雨淋,也不要经常向植株喷水,否则水滴滞留在叶片的绒毛中,会形成难看的水渍斑,影响观赏。每1~2年换盆一次,宜在春季进行,盆土要求中等肥力、且排水性良好的沙质土壤,可用粗砂或蛭石、园土、腐叶土各1份,混匀后配制使用。

园林用途

熊童子株形不大,分枝繁多,给人以既玲珑秀气,又充满生机的感觉。其绿色叶片密布白色绒毛,很象熊掌,可用小型工艺盆栽种,点缀书桌、窗台等处,奇特而有趣。此外,多肉植物爱好者也可用为品种收集栽培。

繁殖培育

繁殖主要用扦插繁殖。在生长期选取茎节短、叶片肥厚的插穗,长5厘米至7厘米,以顶端茎节最好。剪口稍干燥后再插入沙床,插后约20天至25天生根,30天即可盆栽。也可用单叶扦插,将肥厚充实的叶片平放在沙盆上,用力把叶片茎部紧压一下即行。约25天至30天可生根,并逐渐长出小植株。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萎蔫病和叶斑病危害,用50%克菌丹800倍液喷洒。虫害有介壳虫和粉虱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