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儒珍
鄢儒珍(1867-?)民国时景德镇配釉名家,江西临川人,因排行第三,人称鄢老三。少年时来景德镇学画坯谋生。成年后独立办琢器作坊,牌号为鄢德亿。并兼烧柴窑,为琢器行第一家烧做两行的窑户。研究改进了乌金釉的配方,制成的乌金釉瓶倍受瓷商青睐,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享誉中外,远销南洋。鄢儒珍热心社会公益事业。1922年,独资兴办昭文学校,在琢器行和抚帮同乡中声誉很高。曾被公推为琢器行业组织同仁窑的总老板,昭武六邑旅浮同乡会会首,为地方著名绅士。[1]
鄢儒珍(1867-?)民国时景德镇配釉名家,江西临川人,因排行第三,人称鄢老三。少年时来景德镇学画坯谋生。成年后独立办琢器作坊,牌号为鄢德亿。并兼烧柴窑,为琢器行第一家烧做两行的窑户。研究改进了乌金釉的配方,制成的乌金釉瓶倍受瓷商青睐,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享誉中外,远销南洋。鄢儒珍热心社会公益事业。1922年,独资兴办昭文学校,在琢器行和抚帮同乡中声誉很高。曾被公推为琢器行业组织同仁窑的总老板,昭武六邑旅浮同乡会会首,为地方著名绅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