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屏

人物简介王正屏(1928~1999)蒙古族,浙江杭州人,出生于上海。著名的京剧净角演员,被称誉为“江南活李逵”和“活武松”。蒙古族。
学艺和演出经历民国27年(1938年)考入上海戏剧学校学京剧,为正字科学生,先学武生、丑行,后改净角,师从梁连柱、陈富瑞等。
民国29年(1940年)秋,戏校与上海黄金大戏院签订合同,王正屏等一批入学不到一年的正字辈学员粉墨登场,在舞台上与观众见面,受到观众的欢迎。
民国34年(1945年)由于戏校经济上出现问题,7月间,王正屏等学员在天蟾舞台作了告别演出,剧目是反串《八蜡庙》,之后,戏校解散,1945年出科。
王正屏1946年专程北上投拜裘盛戎学艺。在裘门深造两年,勤学苦练,深得裘盛戎的喜爱和裘派真传,随师学艺期间,曾与梅兰芳、谭富英、李万春、高盛麟等同台演出。所演《连环套》、《将相和》、《除三害》等剧均有较大的影响。
以后回到上海,1949年与周信芳同台演出《刘唐下书》等。
1952年参加上海京剧院。与周信芳、李玉茹、童芷苓、李仲秋、纪玉良等长期同台演出。
1950年至1954年间,他在上海、北京两地演出传统剧《钟馗嫁妹》、《通天犀》、《牧虎关》、《坐寨盗马》、《连环套》、《将相和》、《除三害》、《打龙袍》、《铡美案》等。
1954年,排演的《黑旋风李逵》驰名全国,被誉为“江南活李逵”,并由此获得1954年华东地区戏曲观摩会演一等演员奖。在艺术片《周信芳舞台艺术》中扮演《刘唐下书》之刘唐。
1954年至1963年间,演出的主要剧目和扮演的角色有《将相和》中的廉颇、《姚期》中的姚期、《打龙袍》中的包拯、《牧虎关》中的高旺、《除三害》中的周处、《坐寨盗马》中的窦尔敦、《钟馗嫁妹》中的钟馗等。
1980年同张君秋合作演出《龙凤呈祥》,饰演张飞。
1981年参加天津举行的裘派专场演出,主演《盗御马》,同年又在京与高盛麟合作演出《连环套》。
1982年4月25日至5月 16日,王正屏率领20人的演出小组应内蒙古自治区的邀请,回内蒙古作探亲访问演出,共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5周年和五一国际劳动节。王正屏主演了《黑旋风李逵》、《芦花荡》、《钟馗嫁妹》、《龙凤呈祥》等剧,并和内蒙古京剧团的著名演员李小春合演了《将相和》、全本《连环套》等剧。
1986年,在"正"字辈同学纪念演出中,主演了《李逵下山》。
1995年1月,应中共中央办公厅邀请,王正屏率京、津、鲁、沪的徒弟在北京中南海举办两场迎春京剧晚会,大获好评。
代表剧目擅演剧目有《黑旋风李逵》、《将相和》、《芦花荡》、《牧虎关》、《刘唐下书》、《盗御马》、《连环套》、《钟馗嫁妹》、《除三害》、《通天犀》、《铡美案》及新编剧目《七侠五义》、《林则徐》等。
所获奖项演出的《黑旋风李逵》获得1954年华东地区戏曲观摩会演一等演员奖。
艺术特点他能唱善做,铜锤、架子均长,白口有力,身段矫健,善跑圆场,表演颇具南派特色。他的表演以继承“裘派”为基础,并从人物性格出发,吸取各家之长,在唱、念、做、打诸方面各具特色,获得了“活张飞”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