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末年风云录
网络小说《五代末年风云录》小说名称:五代末年风云录

小说
作者:肖申克117
小说类别:五代十国
小说状态:连载
完成字数:291700 字
简介:大唐帝国的背影已经远去。
军阀混战,武夫列攻,父子相仇,兄弟相残,民不聊生。北方中原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南方先后出现吴、吴越、南平、楚、前蜀、后蜀、闽、南汉、南唐等九个国家,加上北方的北汉,称为“十国”。
天地不仁,神州遍地烽火,人伦纲常失序,尔虞我诈,一恶甚过一恶,又有契丹窥视一旁。乱世终有雄主出,穿行于乱世刀林之中,筹谋计划,如履薄冰,终将鼎定天下。
……
“那位未名少女是谁?而我将往何处去?”韩奕心中曾经怅惘。
《五代末年风云录》初章后晋开运元年(甲辰,公元九四四年),正月。
黑夜中的贝州城,被一条巨大的火龙包围着,散布在火龙圈内外的点点火把,如同银汉中的繁星。厮杀的呐喊声响彻夜空。
贝州城被契丹人包围了,契丹人及仆从的幽州军呐喊着扶着云梯蜂拥而来,那云梯上的滑轮刚抵城墙,如雨的箭石的头顶上呼啸而下,当者齑粉。城头守军扔下柴草与热油,沾上火星即升腾起熊熊大火,烧尽了契丹人的攻具,也照亮了城头上紧张的守军脸膛,那些不幸被点着衣物的契丹人悲惨地痛呼着。
契丹主帅毫不犹豫地再一次下达攻城的命令,他恨透了城中主帅。契丹兵再一次向贝州城池发起猛烈地攻击,十数人推着撞车狠狠撞在城门之上,不顾头顶上泼下的热油。
城头上的贝州守军主帅吴峦,虽是书生出身,然戎装在身,脸上满是烟火之色,他有条不紊地向部下们发布着各种反击的命令,无人敢反驳。城门两侧的城垛上射向数十支箭矢,正上方又劈头盖脸地泼下热油,契丹人纷纷倒下,空气中飘荡着一股浓烈地焦肉气味。
契丹人退了,城头晋军发出欢呼声。吴峦这才松了口气,他不知自己还要守到何时,更不知能不能守住,沉声命道:
“北虏稍退,诸军切勿松懈。”
“遵令!”左右皆道。
“韩奕在城中可有党人阴谋作乱?”吴峦又问道。
“回知州大人,姓韩的父子二人均被关在大牢中,有人把守着!至于其党,尚未发现。”部下回道。
“将他押上城头来祭旗!”吴峦命道,他顿了顿又道,“还有韩主簿!”
城中大牢中,韩奕被高高地吊起,他的双手被牛皮绳深深地勒进皮肉。他在侧耳倾听,城外传来喊杀声似乎停止了,这让他稍松了一口气,贝州城及城内近万军民算是暂时保住了。
他感到极其荒谬,几天之前他当醒过来时,他发现自己成了另外一个人,纷至沓来的另一个人的记忆,令他措不及防。
当他刚承认事实,契丹人就气势汹汹地杀了过来,让他逃避不能。后晋的建立,当然是因为石敬瑭这个儿皇帝的缘故,及其侄石重贵上台为帝,石重贵对契丹人只称孙不称臣,又因奸臣骄将的挑拨,惹怒了契丹主耶律德光。
贝州乃永清军的治所,为水陆交通要冲,后晋朝廷在此积聚粮粟,以备契丹。此前,节度使王令温因有事入朝,朝廷就派以“善守”闻名的前复州防御史吴峦知州事,负责贝州防御。吴峦本只是一个书生,曾在后唐末年,独自守云州半年之久,契丹人围攻不下,最终解围而去,吴峦因而得到一个“善守”的名声。
吴峦只带了几个幕僚文士来贝州,他一到贝州,便推诚扶士,团结军民,修缮城隍,这本是很称职的表现,但他并非是一个有私兵的将帅,并无任何爪牙心腹可为其效死,只能依靠本地的驻军及民壮。前永清军校邵珂,凶暴好斗,前主帅王令温曾将他从军中除名,此人便心怀不满,暗地里勾结契丹人,至吴峦入贝州时,邵珂又主动在吴峦面前请命,吴峦并不知其人,以为军心可用,遂重用邵珂。
但是,上天突然降下了一个变数。韩奕竟然乘邵珂不备,将其射杀。吴峦大怒,欲当场斩杀以正军法,只因契丹接踵而至,攻城甚急,经左右劝解,声称要在胜利之后,杀掉韩奕公祭阵亡军民。韩奕这才暂时保住性命。
韩奕有苦说不出,吴峦连给他一个自辩的机会都没有,但韩奕并不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他认为自己已经死过一回了,再死一次又何妨呢?可是在这个令他憎恨的世界,他并非孤家寡人一个,不可以不负责地一死了之。
昏暗的光线中,他的父亲,对,他此生的父亲韩熙文也受自己的牵连,被关在同一间牢房里,只是念他是一个文弱小吏,没被吊起来。
“爹!”韩奕轻声唤道。爹,这个亲切的字眼从他口中说出,既让韩奕感到欣喜,又让他感到羞愧,他觉得自己是天底下运气最差的一个人。
“别叫我爹,我没你这个逆子!”韩熙文怒吼道。
“爹,难道你也以为孩儿错了吗?”韩奕道,“那邵珂在城中的恶名,众所皆之,只有吴知州一个人不知道。吴知州新来乍到,他不知道邵某人的底细,难道爹不知道吗?”
韩熙文是贝州小吏:“邵珂以往虽有种种不是,不过他在契丹胡虏南下时,能挺身而出助守城池,也是壮义之举!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北虏寇城,正是我贝州军民团结一心之时,偏偏你这个逆子,竟然敢擅杀我晋军军校,为父……为父……”
韩熙文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孩儿虽总惹爹爹生气,但爹难道也认为孩儿是契丹人内应吗?”韩奕抬高了声音,他因激动而令自己高挂在半空中的身子反复地旋转,他感觉手腕上已经出血了。
“你这孩子从小读书时就三心二意,总喜欢舞枪弄棒和弓马骑射,错不在你,错在为父未能亲自督促你学业,未能让你早些明白何为忠孝大义!”韩熙文道,“当初我要是不许你随我来贝州,让你在青州老家陪伴你娘,那该有多好。我死不足惜,惟叹这满城军民临难,若是不幸蒙难,那全是你这逆子闯下的大祸,天理难容!”
韩奕默然,这副身子的真正主人虽然也曾读过不少书,但很显然兴趣在武勇方面,十五岁的年纪,便在青州老家练就一身好武艺,极为自负。因为父亲韩熙文半是为了全家生计,半是为了希望能晋身仕途,来贝州为吏,这位主人便想来贝州碰碰运气,想出人头地。
“孩儿知错了,但孩儿并不后悔,只可恨牵连了爹爹。爹虽然并无经天纬地之材,但一生勤勉,待人真诚,与人为善,又有位卑不敢忘忧国之忠义。”韩奕道,“孩儿倘若能大难不死,咱们父子不如回青州老家,问亩于朐山,但教丰衣足食。”
“位卑不敢忘忧国?”韩熙文对儿子说出的话颇感惊讶,又觉可笑,“奕儿要真是知道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真义,岂能坐视北虏南寇,杀我百姓,祸我中原?”
牢房门被从外面“轰”地一声打开,打破了里面的宁静,昏暗的灯光因冷风地吹入,变得飘摇不定。
十来位甲士从门外涌入,韩奕父子心往下一沉。
《五代末年风云录》目录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一章 不归一
第二章 不归二
第三章 不归三
第四章 不归四
第五章 不归五
第六章 不归六
第七章 不归七
第八章 不归八
第九章 不归九
第十章 香阵一
第十一章 香阵二
第十二章 香阵三
第十三章 香阵四
第十四章 香阵五
第十五章 香阵六
第十六章 香阵七
第十七章 不辰一
第十八章 不辰二
第十九章 不辰三
第二十章 不辰四
第二十一章 黍离一
第二十二章 黍离二
第二十三章 黍离三
第二十四章 黍离四
第二十五章 黍离五
第二十六章 何求一
第二十七章 何求二
第二十八章 何求三
第二十九章 何求四
第三十章 何求五
第三十一章 行路一
第三十二章 行路二
第三十三章 行路三
第三十四章 行路四
第三十五章 行路五
第三十六章 行路六
第三十七章 行路七
第三十八章 行路八
第三十九章 行路九
第四十章 徘徊一
第四十一章 徘徊二
第四十二章 徘徊三
第四十三章 徘徊四
第四十四章 徘徊五
第四十五章 徘徊六
第四十六章 徘徊七
第四十七章 徘徊八
第四十八章 何朝一
第四十九章 何朝二
第五十章 何朝三
第五十一章 何朝四
第五十二章 何朝五
第五十三章 何朝六
第五十四章 何朝七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一章 非刑一
第二章 非刑二
第三章 非刑三
第四章 非刑四
第五章 非刑五
第六章 非刑六
第七章 非刑七
第八章 非刑八
第九章 道一
第十章 道二
第十一章 道三
第十二章 道四
第十三章 道五
第十四章 道六
第十五章 鹊起一
第十六章 鹊起二
第十七章 鹊起三
第十八章 鹊起四
第十九章 鹊起五
第二十章 鹊起六
第二十一章 鹊起七
第二十二章 鹊起八
第二十三章 鹊起九
第二十四章 鹊起十
第二十五章 尘埃一
第二十六章 尘埃二
第二十七章 尘埃三
第二十八章 尘埃四
第二十九章 尘埃五
第三十章 洛阳一
第三十一章 洛阳二
第三十二章 洛阳三
第三十三章 洛阳四
第三十四章 洛阳五
第三十五章 洛阳六
第三十六章 洛阳七
第三十七章 洛阳八
第三十八章 洛阳九
第三十九章 嘉庆一
第四十章 嘉庆二
第四十一章 嘉庆三
第四十二章 嘉庆四
第四十三章 嘉庆五
第四十四章 嘉庆六
第四十五章 嘉庆七
第四十六章 嘉庆八
第四十七章 梁山一
第四十八章 梁山二
第四十九章 梁山三
第五十章 梁山四
第五十一章 梁山五
第五十二章 梁山六
第五十三章 梁山七
第五十四章 梁山八
第五十五章 梁山九
第五十六章 惊变一
第五十七章 惊变二
第五十八章 惊变三
第五十九章 惊变四
第六十章 惊变五
第六十一章 惊变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