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利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11-0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详细释义“知者利仁”出自《论语》中的《里仁》篇,意思是: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知”通“智”,利,以。。。。为利,名词意动法。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释」

(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评析」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