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批评
语言批评特指兴起于西方20世纪20年代,后来为西方批评界广为接受的英美“新批评”。英美新批评是“紧步俄国形式主义后尘的一个批评流派,有的学者把二者共同作为现代文学理论的起点。‘新批评’的得名是从美国现代文学批评家兰色姆在1941年写的《新批评》一书而来的,在这本著作中,兰色姆论述了爱略特、瑞恰兹、温特斯等人的批评理论,称他们为‘新批评家’,这个名称由此流传开来。”与西方印象主义更多地继承浪漫主义的美学观念相反,新批评则是在对浪漫主义批评观的批判中得以建立起来的。“在20世纪之初,曾在19世纪占据主潮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实证主义文论遭到了严重的理论责难。这样以所谓的文学的‘外部研究’为主的批评观念均以实证主义的方法,或注重作家传记考察,将作家的社会语境与文本做外部联系,或从作者的情感态度探讨文本的思想主题,过分重视作者主体的作用。而在20世纪初涌现的直觉主义、表现主义、精神分析学等西方文论,则把文学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作家的心理和意识活动的层面,仍然固守着文学研究作者主体论的观念,文学研究依旧是历史研究、道德研究、心理研究的翻版。随着20世纪文学批评新的纪元的开启,这种实证批评的方法越来越多地受到了质疑。实证主义文学研究在根本上是文学‘工具论’和文学‘他律论’的理论延伸,这种文学观念随着形式主义文学批评内部研究浪潮的来临逐步土崩瓦解。” 新批评宣称“回到文学本身”,重拾“文学性”,而真正的文学性既不在作者的主观意图中,也不在读者的自我解读中,它仅在文本之内。因此新批评主张在“作者—作品—读者”这条链条之内斩断“作者”和“读者”这两端,这两点在新批评看来一个是“意图谬见”,一个是“感受谬见”,都不是文学所要研究的层面,而只有作品本身才是值得关注的。文本是一个自足的存在,对文学性的寻求应该立足于文本本身,而不是之外的作者或读者。
统观英美新批评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有这样的一条线索。第一代新批评代表瑞恰兹提出了著名的语义批评,注重文学内部的结构组织,分析语言的多义性,在具体语境中分析语言的意义,从读者心理的角度总结误读的原因。这时的新批评还为外部环境保留了一席之地,瑞恰兹的“双重语境理论”(共时与历时)本身就没有排除作者、读者及历史语境等这些外部因素。而到了第二代艾略特,他的“有机整体观”则认为每一个文学作品都是一个有机整体,不仅如此,他还把整个文学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主张将每一部文学作品放在文学这个大有机体内进行审视,这种观点视野广阔,但已经把视野缩小到了文学这个大的范围之内。到了以韦勒克为代表的第三代新批评,则完全把研究焦点归结为作品本身。韦勒克认为,涉及作家的创作心理、个性、创作过程、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因素的研究只是文学的外部研究,而真正文学的内部研究则是对文学作品本身结构的研究。而他坚决主张用内部研究来取代对文学的外部研究。韦勒克指出:“我们必须正视‘文学性’的问题,它是美学的中心问题,是文学和艺术的本质。”[14]这三代新批评的观点加上其他诸如兰色姆的“构架—肌质”理论、布鲁克斯的“细读法”、燕卜荪的“复义理论”、维姆萨特的“意图谬见”和“感受谬见”说等等一大批杰出的批评家的实绩,终于形成了蔚为大观的英美新批评。在20世纪40至50年代,当时在英美世界中的文学理论界和大学校园,从事文学的几乎无人不在谈新批评。而批评新批评的人则几乎不能在大学讲文学理论,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更是成为后世引语最多的几部经典理论著作之一。现在新批评的高潮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它所开创的批评理念和方法,如“细读法”以及“悖论”、“反讽”、“复义”和“张力”等术语已经成为文学批评界的常识而渗透到后世的文学批评研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