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普穴鸮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11-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外形特征海普穴鸮是一种小型在地面洞穴生活的猫头鹰,有圆圆的头和耳朵,身体纤瘦,腿颇长,成年猫头鹰体长一般在21.6-27.9厘米,翼展50.8-61厘米,体重170.1克。脸颊白色,体呈褐色,具小白色斑点,白眉毛,黄色的眼睛,沙色的头部,背部、翅膀、上体、胸部和腹部有白色或奶油色条纹。亚成鸟的头部和背部褐色,腹部、胸部和翅膀为白色。在其第一个夏天会蜕成成鸟般的羽毛。雌鸟通常比雄鸟更暗。穴居猫头鹰较容易看到,因为它们往往是在白天活跃,令人惊讶的的大胆,人易接近。[1]



海普穴鸮
海普穴鸮(图2)

[2]

海普穴鸮
海普穴鸮(图3)

[3]



分布范围分布于沙尔顿海,萨尔瓦多,美国加州,从明尼苏达州以及爱荷华州往西边延伸,北至加拿大,南到墨西哥。[1]

生活习性

海普穴鸮
海普穴鸮(图4)

[4]

海普穴鸮是一种非常小型的猫头鹰,它偏好在开阔的草原地底栖息,尽管有自己凿洞的能力,却强烈地倾向使用地鼠等松鼠科的小型动物所挖掘出的废弃洞穴作为巢位,同时,穴鴞又是一种恋巢性极强的鸟种。习惯猎食大型节肢动物,主要是甲虫和草蜢,构成了饮食的一大部分。小型哺乳动物,尤其是小鼠,大鼠,地鼠,地面松鼠,也是重要的食物。其他猎物包括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蝎子,小棉尾兔,蝙蝠和鸟类,如麻雀,角云雀。它们可以相当灵活的捕捉猎物,追逐地面上的蚱蜢和甲虫,利用自己的魔爪,捕捉在半空中飞行的大昆虫,或悬停并向不知情的猎物俯冲下来。穴居猫头鹰主要活跃在黄昏和黎明,但在整个24小时内都可以猎食,尤其是当它们要哺育雏鸟时。和其他的猫头鹰不同,它们也吃果实和种子,特别是仙人球或仙人掌果。[1]

生长繁殖

海普穴鸮
海普穴鸮(图5)

[5]

繁殖期在3月底或4月。通常是一夫一妻制,但偶尔有2雄一雌。巢穴一般用其他哺乳动物废弃的地下洞穴,也自己挖掘洞穴,甚至还利用放在地下的人造巢箱。会在不同类型的巢穴里里放置不同的干巢材。每巢产6至9(有时多达12枚)枚卵,由雌鸟孵化28-30天。在孵化期由雄鸟负责给雌鸟带来食物,并随时在白天担任洞穴附近的警卫。孵化14天后,可以看到小鸟在栖息的洞穴入口处,伸出小脑袋等待父母带回来的食物。它们离开巢穴独立生活大约要44天的时间,能够捕食昆虫要49-56天。[1]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6]

(概述图[7])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