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罗卡氏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12-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介发现者为皮埃尔·保尔·布罗卡[Pierre Paul Broca1824.06.28-1880.06.09],法国外科医生、神经病理学家、人类学家,也是最早发现大脑左半球语言中枢的生理学家。

布罗卡氏区
布罗卡氏区与韦尼克区

布罗卡氏区是大脑的一区,它主管语言讯息的处理、话语的产生。与韦尼克区Wernicke's area共同形成语言系统。布罗卡氏区与韦尼克区通常位于脑部的优势半脑(通常位于左侧),这是由于大多数人(97%)是右利的缘故。布罗卡氏区与韦尼克区由额叶和颞叶间的神经通道弓状束(Arcuate fasciculus)连接。

布罗卡氏区位于主侧大脑半球额下后部靠近岛盖处,即布鲁德曼第 44、45 区。在布罗卡的发现之前,P.弗卢朗学说坚持大脑的整体功能。布罗卡氏区损害导致运动性失语症,由于有关肌肉共济失调,不能将语言以口语方式表达出来。障碍程度轻重不等。轻者找到个合适的词,重复使用有限的词汇,句子简单,语法单调,表达中有较长的停顿。重者言语功能丧失,能发音,但构成不了词句。

功能及症状

布罗卡氏区
在语言功能中的作用

功能: ①产生协调的发音程序;

②提供语言的语法结构;

③言语的动机和愿望。

症状: ①布洛卡区病变引起的失语症常称运动性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病人阅读、理解和书写不受影响。他们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但发音困难,说话缓慢费力;

②不能使用复杂句法和词法;

③自发性主动语言障碍,很少说话和回答,语言有模仿被动的性质。

④还可能有另外一种症状,就是病人可以说很流利很符合语法的话,但就是这些话毫无逻辑,也没有任何意义,人们照样听不懂他在说什么。这种病人最典型的病例就是:唐~僧

布罗卡氏区
在大脑功能分区中的位置

发现布罗卡氏区的发现相当奇特。1831 年,在巴黎郊外的俾舍特耳疯人病院内,来了一位 21 岁的男性患者。他没有其他病症,只是不能说话。他住在俾舍特耳院内,总共 30 年,到了 1861 年 4 月 12 日,因患病而就诊于外科医生布罗卡。布罗卡细心地在患者身上作了 5 天检查,结果发现他的喉头肌肉和发音器官都不足以阻碍其正常的语言运动,也没有其他瘫痪的症候可以妨碍发音,而且患者还很聪明,他能借助符号来进行交际,其他方面也都显得正常,不至于不能说话。患者死于 4 月 17 日,布罗卡当天就进行了尸体解剖,他发现在大脑左半球的第三个前额沟回有一内伤。因此布罗卡将其脑保存于酒精之内,并向法兰西人类学学会描述了他的发现。

意义布罗卡氏区的发现是对弗卢朗的大脑功能整体学的第一次真正的挑战。布罗卡氏区的发现,不但使人想念神经系统内的机能各有其较特殊的定位,而且还找到了以脑沟回作为脑的机能分区的明确标志。以后的研究表明,言语有着非常复杂的机制,以致于无法确定一个特定的大脑区域。值得注意的是,弗卢朗和布罗卡的主张虽不相同,但他们都是根据实验和科学观察而获得结果。由于弗卢朗的切除法不能用之于人类,布罗卡所用的临床法就成了切除法的非常有用的补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