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12-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跷欹”,俗谓事情违背常理,令人怀疑莫释,含有奇怪可疑的意思。潮语常有这个说法,如说“你看这件事情好跷欹”。

词例:

宋?陈亮《龙川集》二十《甲辰答朱元晦书》:“曹孟德本领一有跷欹,便把捉天地不定,成败相寻,更无着手处。”

《朱子语类》二九《论语》十一:“如一件事相似,自恁地平平正正,竟不着得些子跷欹。”

元曲《杀狗劝夫》:“相公阿这跷欹事。”

跷欹也用作“跷矫”。你恩也波慈,从来不受私,昨分解了。

《水浒传》第二四回:“这人从来不和我吃酒,今日这杯酒必有跷矫事,”《朱子语类》二六《论语》八:“仁者之过只是理会事错了,无甚矫跷。”

《古今杂剧》元?岳伯川《铁拐李》四:“这厮说话有矫跷,你是什么人?”《古今杂剧》元?关汉卿《蝴蝶梦》一:“子细寻思,两回三次,这场矫跷事,走的我气咽声丝,恨不的(得)两肋生双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