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纸灸
概 述艾炷隔纸灸首见于宋·《普济方》,主要用于咳嗽、咯血等,“用白表纸数重折之,于凉水内浸湿了,然后燃艾炷,仍沾些许雄黄末同燃。或艾炷子安在纸上,用火点着,随即放在舌头上正中为妙。下手灸人拿着一个铜匙头于患人口内上脬(腭),膈(隔)住艾烟,呼吸令人如常。”
操作方法取面纸半张,折叠五次成2.5cm见方之折纸,以清水浸透,略压干。上置艾炷灸之。每次灸5~7壮。如纸烘干,可用清水湿润后再灸。
主治病证咳嗽、咯血等病证。
概 述艾炷隔纸灸首见于宋·《普济方》,主要用于咳嗽、咯血等,“用白表纸数重折之,于凉水内浸湿了,然后燃艾炷,仍沾些许雄黄末同燃。或艾炷子安在纸上,用火点着,随即放在舌头上正中为妙。下手灸人拿着一个铜匙头于患人口内上脬(腭),膈(隔)住艾烟,呼吸令人如常。”
操作方法取面纸半张,折叠五次成2.5cm见方之折纸,以清水浸透,略压干。上置艾炷灸之。每次灸5~7壮。如纸烘干,可用清水湿润后再灸。
主治病证咳嗽、咯血等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