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纸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2-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概 述艾炷隔纸灸首见于宋·《普济方》,主要用于咳嗽、咯血等,“用白表纸数重折之,于凉水内浸湿了,然后燃艾炷,仍沾些许雄黄末同燃。或艾炷子安在纸上,用火点着,随即放在舌头上正中为妙。下手灸人拿着一个铜匙头于患人口内上脬(腭),膈(隔)住艾烟,呼吸令人如常。”

操作方法取面纸半张,折叠五次成2.5cm见方之折纸,以清水浸透,略压干。上置艾炷灸之。每次灸5~7壮。如纸烘干,可用清水湿润后再灸。

主治病证咳嗽、咯血等病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