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豉饼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2-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概 述隔物灸法之一。首见于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内载将淡豆豉末用黄酒调和成饼,隔饼灸以治发背。后世医家根椐豆豉有发汗解表作用,在实践中发现此法对痈肿初起,效果颇隹。但须灸至疮部皮肤湿润汗出,这样,邪毒可随汗外出,使病获愈。

操作方法取淡豆豉适量,研成细末,用黄酒调和成直径2~3cm、厚0.5cm的药饼,以粗针在饼上剌数孔。将饼置于穴区,上置中或大艾炷灸之。如果豉饼烧焦,可易湿饼再灸。每次施灸壮数,椐病证而定,痈疽初起者,灸至病灶区处皮肤湿润即可;如脓肿溃后久不收口,疮色黑暗者,可灸7~15壮。每日1次。

主治病证痈疽,初起或溃后久不收口。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