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板凳龙
安仁板凳龙指产生于达县安仁乡、流传于周边达县麻柳、檀木、花红乡、东兴、大滩等20余个乡镇,以板凳为道具的一种民间舞蹈,是“湖广填四川”时湖南籍移民引入的,由乡民世代相承,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安仁板凳龙工艺原始,形状古朴,通常以长条木凳为基础,在其上用竹篾条弯制成龙头、龙身,以稻草、包谷壳等几种农作物秸秆装饰,象征五谷丰登;以板凳的四只脚作为龙腿,寓意四季平安;每条龙由三名男性表演,取意三阳开泰。安仁板凳龙由三名男性表演,伴奏不用乐曲,只配锣鼓;演出方式灵活,可单龙独舞,也可多龙共舞;演出场地不受局限,可在乡村院坝进行,也可在街头、广场、舞台演出。舞龙的人随着激越的锣鼓声,舞动板凳,翻滚腾越,矫健洒脱,充满阳刚之美,很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安仁柚”、“安仁板凳龙”、“安仁话”并称为安仁“三绝”,其中“三绝”中尤以“安仁话”最具特色。
民间艺术的奇葩 达县安仁板凳龙安仁板凳龙
龙,在中华民族的心目中,是吉祥的象征。李时珍《本草纲目》说:“龙,其形有九:身似蛇,脸似马,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古人认为,龙是掌管行云布雨的神,具有翻江倒海的力量和呼风唤雨、消灾除疫的本领。所以,对龙的崇拜,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人们用各式各样的龙舞、龙灯,表达对龙的敬畏、尊崇和期望。早在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中,就有对龙舞的生动描绘;《隋书·音乐志》则记载了隋炀帝时精彩的龙舞表演——《黄龙变》;宋人吴自牧的《梦粱录》也记载说:元宵之夜,“以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之状。”
龙舞又称为“舞龙灯”、“耍龙”,流行于我国很多地方。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舞龙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流派,主要有龙灯、火龙、布龙等,耍法不尽相同,技艺风格各有特色。龙灯是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龙舞。这种龙由篾竹扎成龙首、龙身、龙尾,上面糊纸,再画上色彩。龙身有许多节、节数可多可少;但必须是单数。这基本上是各个地方的龙的共同点。但是,在四川省达县的安仁乡,却流行着一种形状、风格与之完全不同的龙——安仁板凳龙,堪称是龙文化中的精品。
安仁板凳龙是指产生于达县安仁乡、流传于周边达县麻柳、檀木、花红、东兴、大滩等20余个乡镇,以板凳为道具的一种民间舞蹈,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其主要用稻草扎制而成,又有人叫它“草把龙”。安仁板凳龙既不同于盘旋蜿蜒、气势磅礴的彩龙,也不同于灯光烛火、恣肆狂欢的龙灯,与其它地方的板凳龙也有很大差异。
古朴的制作工艺
安仁板凳龙的形状与制作与其它龙不同。它是以板凳为基础,完全采用本地常见的稻草、包谷壳、秸秆、竹篾条、苎麻等在长条木板凳上绑扎而成。通常以竹篾条作龙骨,弯制成龙头,龙身、龙尾的雏形,再用包谷壳扎成龙须、龙鳞,用稻草捆成龙身,用苎麻丝(如今多用铁丝)固定在板凳上,工艺原始而简单,形状古朴而奇特,似龙非龙,如狮非狮,神态温顺,憨态可掬。原生态的板凳龙扎制完成后,是不加任何修饰的。近年来,才开始有彩绘之举,即在龙的稻草、包谷壳等上面涂上颜色,红、黄、绿相间,显得更加鲜丽夺目。
和所有传统习俗一样,安仁板凳龙的制作也很有讲究。首先,它必须由五种物品综合扎制而成,据说是象征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因而少不得。其次,是必须由四条腿的板凳为基础,以象征四季平安。据说建国后,有人曾经提议将板凳龙的板凳改为三条腿——前面两条、后面一条,以减轻龙的重量,是舞姿更为轻灵,结果遭到安仁乡人的一致反对,说是不能违背了祖宗的老规矩。三是制作时必须心诚,认真,不得胡乱施为。
独有的舞蹈传统
安仁板凳龙通常由三个剽悍男子表演(寓意“三阳开泰”),即一条板凳龙三人舞。表演时前面二人各以侧手执一条板凳腿,后面一人双手执两条腿,按照规定套路,合着鼓点,有规律、有节奏地舞出各种花样。安仁板凳龙有追、赶、跑、跳、翻、滚、蹿、爬等基本动作。表演者在不停的奔跑中,一边翻、滚、跳、跃,一边舞动手中的板凳龙,不断变换队形和姿势,以表现出龙戏水、龙摆阵、龙蹿珠、龙抱宝、龙配凤、闹龙宫、跳龙门、龙归巢等不同场面。表演者刚劲的舞姿,有力的动作,充分显示出男子汉的强悍、敏捷、灵活和力量。
达县安仁板凳龙
安仁板凳龙演出方式灵活,可单龙独舞,也可多龙共舞。演出场地不受局限,可在乡村院坝进行,也可在街头、广场、舞台演出。不过,安仁板凳龙是男人们的专利。妇女是不能参加的。表演时,舞龙的人赤裸上身,肌肉虬结,粗犷豪放,舞姿刚劲,动作矫健,身手敏捷,充分显示出男人的阳刚之气,与“三阳开泰”完全相吻合。近年来,一些青年妇女提出抗议:现在男女平等,凭什么不准我们耍板凳龙?有几名妇女还自发组织起来,偷偷自学成才,这才出现了今天的男女混合舞的安仁板凳龙,并创造了一个新的舞蹈动作——龙配风,把安仁板凳龙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关概况在四川在达州有一个极具独特的方言岛,他就是湖广填四川的后裔——达州安仁长沙村,凡初来乍到的陌生人到他们的语言交流如同来到异国他乡,根本无法听懂他们在说些什么,这就是“湖广填四川”的活化石。根据达县安仁乡志记载,清顺治八年康熙三十五年少数湖南楚人奉旨填川,俗称“湖广填四川”据谭氏家谱记载“清康熙三十六年,谭氏入川始祖谭庭学带着他的四个儿媳来到这里,当时没有房屋居住,他们便选择了乐山寺回龙山错路别致、二十多个相邻的蛮子洞,这些蛮子洞是东汉时期蛮巴人的崖墓,崖墓大多在10多米以上的半山上,居高临下,一来可以避风避雨,二来可以防患抵御野兽的侵袭。同时他们把相邻的小洞墙壁打通,几个连在一起,顶部还开有天窗,可以吸纳空气和阳光。充分证明湖广填川始祖在这里不屈不挠,历尽艰辛万苦,拓荒落业的抗争精神。”
杨氏报恩墓,座落在安仁乡金鸡牌村十一组杨家山,据杨氏家谱记载:“清康熙三十六年,杨氏入川始祖杨胜爵夫妇领着杨氏五个儿子儿媳从湖南省安化县朵石乡,地名鹅公大丘柳树湾迁来四川省达邑州明月乡四保十二甲居住落业”。 清康熙四十七年,杨胜爵得知他的三婶杨马氏去逝的消息十分悲痛,立即赶回湖南老家将三婶的坟墓迁到这里,因为杨胜爵的父母早年过逝是他的三婶将他抚养成人,他将三婶杨马氏的坟墓迁来,是为了逢年过节亲自为她烧纸上香,报答养育之恩。杨胜爵和他的五个儿媳,杨如昃、杨如文、杨如昊、杨如升、杨如鼎入川始祖夫妻墓合葬在这里,修成围坟,拾级而上,极为壮观,每逢清明前后“湖广”一带的杨氏宗族前来走亲访友寻根问祖,禁香化烛,祭拜祖先已成传统习俗。杨氏入川始祖知恩图报的举措值得宏扬光大。
达县安仁板凳龙于2006年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因制作工艺古朴,表演技艺独特而世代流传。
安仁乡盛产安仁柚是四川省稀有的水果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