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仲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2-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杨仲瑚生于1893年,清末湖北方言学堂毕业,议叙岁贡,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曾在“中国驻日公使馆留学生监督处”工作。旋到法国巴黎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是我县第一个荣获博士学位的人。回国后,历任苏州、上海“地方法院院长”,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司法院秘书长”、上海法政大学校长。去台湾后任“台湾高等法院院长”等职。他通晓英、法、日语言,对国际法有造诣,对上海收回租界法权,贡献颇大。与胡适曾是通学。

其母陶香九,号先畹(1867——1939)。女,原籍安岳,18岁时与杨守鲁之长子杨尚楷成婚。名号取屈原《离骚》句:“余既滋兰之九畹”。又称陶太夫人。诗人自幼好学,锐意磋磨,以《明昭文选》所载古风入手,从生活实际出发,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新颖别致、轻灵抒情。

陶香九曾为杨氏永绥小学写下校歌〈慨古吟〉:今古悠悠,世事浮鸥,夕阳西下,江水东流,英雄一去不回头。莘莘学子,勤奋努力,修身立志,报国图存,丕振家园。

1927年,诗人陶香九60岁时,将其诗作194首编为《绣余草》,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当时的名流:江瀚、胡适、江庸、伍辉裕等作序,陈三立、吴敬恒、唐钺等题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