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真西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2-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百科名片

悟真寺建于隋文帝开元年(公元 581年),由名僧净业慧超所建,位于悟真峪口,与下悟真寺、水陆庵连成一片,组成了绵延数里的佛寺群。唐代净土宗创始人善导、名僧法诚等人又进行了扩建,成为容纳千名以上僧侣的著名寺院。至今日本佛教净土宗还将此地视为圣地。该寺周围的山坡是满目青翠茂密的竹林,故又名竹林寺。

悟真西寺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游悟真寺五昼夜而流连忘返,写有《游悟真寺》长诗,描述当时悟真寺的盛况和人文轶事。诗人王维、钱起、卢纶、王缙、苏舜钦等也均有赞誉悟真寺的诗篇。

历时千载,山水依旧,如今的悟真寺隐藏于茂密的翠竹之中,几声鸟叫蝉鸣,伴随着潺潺的溪流,平添几许宁静和恬淡。沿逶迤的台阶而上,浮躁的心境会被这里的清静溶化,既而入眼入心的皆是纯净古朴的悟真寺美景和幽悠的遐思。

悟真西寺院内的大雄宝殿飞梁画栋,殿内雕塑着泥胎大卧佛,其身长18米,神态安然,佛光辉映,两边山墙上的雕塑精巧细致,色泽鲜艳,再现了佛教文化的恢弘与博大。整个寺院突现出传统的民族风格,格外静穆、幽雅。太宗弘扬佛法,广修寺院,随后又在悟真峪口北普陀修建悟真下寺。2000年在省市政府的关怀下,重修了悟真下寺,改名为悟真西寺,总面积三十余亩,大雄宝殿内雕塑着长达18米的唐风格大卧佛,是当今世界第二泥胎大卧佛,势壮雄伟,仪态端详,为世界一大奇观。每年在悟真西寺有传统的庙会。

悟真西寺卧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