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
分享
 
 
 

恭亲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恭亲王
恭亲王奕

【恭亲王常宁】

(1657-1703),顺治帝五子,康熙帝异母弟。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十一月初四日,母庶妃陈氏。康熙十年(1671年)封为和硕恭亲王。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在康熙亲征噶尔丹的战争中,任安北大将军,率领右翼军出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六月初七日去世,享年47岁。

【恭亲王奕䜣】

(1833~1898),道光帝六子,咸丰帝异母弟。他是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的名王重臣,洋务运动的领导者,为中国近代工业创始和中国教育的进步作出了贡献。他是晚清新式外交的开拓者,建议并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正式外交机关,使清朝外交开始步入正轨并打开新局面。他积极出谋献策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挽救清朝的危局,迎来同治中兴。然而他命运坎坷,他支持慈禧太后北京政变,得到了委以重任的报答,但随即而至的是慈禧太后的不安和打击。后期他在统治集团内部浮浮沉沉,意志消沉,无所建树。

道光皇帝生前就欣赏奕䜣,死前“朱谕‘封皇六子奕䜣为亲王’”。咸丰元年(1851),奕䜣封恭亲王。三年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四年连封都统、右宗正、宗令。五年其母孝静成皇后去世,奕䜣为其母争封号,被免去军机大臣、宗令、都统,七年才恢复他的都统,九年又授内大臣(侍卫处次长官)。十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帝逃往承德,奕䜣临危受命,担任议和大臣。九月十五日,十六两日,奕䜣分别与英使、法使签订《中英北京条约》与《中法北京条约》,挽救了清王朝的命运。他主持议和以及进行的大量的善后事宜赢得了西方对他的好感,为他以后外交活动创造了条件。在议和期间他笼络文祥(户部侍郎)、桂良(文华殿大学士)、宝鋆(总管内务府大臣)、胜保(副都统),形成了一个新的政治集团。这是他通过议和捞到的政治资本。

咸丰十年十二月初一,奕䜣、文祥、桂良上《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折》,分析了各列强国特点,认为太平天国和捻军是心腹之患,英、俄是肢体之患,应以灭内患为先,然后对付俄国和英国。这媚外之策为后来借师助剿,镇压太平天国奠定了理论基础。根据他的观察,他认为外国人并非“性同犬羊”,英国“并不利我土地人民,犹可以信义笼络”。清政府把列强只当作“肢体之患”,认为“可以信义笼络”。折子还提出要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南北口岸管理大臣;添各口关税;要求将军督抚办理国外事件互相关照,避免歧误;要求广东、上海各派两名懂外语的人到京以备询问;将各国商情和报纸汇集总理处。十二月十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立,出现了军机处以外的另一中枢政府机构。自此,清朝有了专门的外事机构,使清代的外交产生重大突破。衙门还领导了后来的洋务运动。

咸丰帝去世后,奕䜣成为实力派人物。1861年,他协助慈禧太后,发动动了辛酉政变,处治了咸丰帝临终前立的八个顾命大臣,载垣、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其中,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被勒令自尽,大学士肃顺被斩首示众,军机处里原来的顾命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全部免职,换成文祥等人,全面控制了中枢机关。由于奕欣在辛酉政变中的出色表现,他被授予议政王大臣,在军机处担任领班大臣。咸丰帝授权恭亲王办理与各国换约事宜的上谕同治元年开始,他又身兼宗人府宗令和总管内务府大臣,从而控制皇族事务和宫廷事务大权。他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的职务主管王朝外交事务,自此总揽清朝内政外交,权势赫赫。

19世纪60~90年代,为了求强求富,增强镇压太平天国和抵御外侮的能力,奕䜣支持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大搞洋务运动,以兴办军事工业为重点,也兴办民办工业,近代工业从此起步。为了洋务事业,兴办新式学校,派出留学生,促进了近代教育事业发展。奕䜣奏请两宫皇太后重用曾国藩,与列强极力维持和局,借师助剿,终于镇压了太平天国,赢得了同治中兴,奕䜣获得“贤王”美称。

奕䜣是洋务派领袖。但他为清流派所鄙视,被呼为“鬼子六”。

奕䜣支持曾国藩等办洋务,但他又主张削弱地方势力,引起湘淮势力的不满;奕䜣办洋务,清廷中倭仁等顽固派不满;由于奕䜣权力受限,不能满足列强的要求,列强对他也开始不满。

慈禧太后利用了奕䜣,也给予了奕䜣巨大权力。但随着奕䜣地位高升和声名鹊起,恭亲王奕䜣又引起了慈禧太后的不安。于是慈禧太后利用一切机会对他进行打击,使奕䜣一直浮浮沉沉。同治四年(1865)三月初五,编修蔡寿祺弹劾奕䜣,说他揽权纳贿,徇私骄盈,太后命令查办,七日就以其目无君上,免去议政王和其他一切职务。朝中大臣求情,慈禧太后才允许他在内廷行走,并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但免去了议政王职务。这是奕䜣遭受的第一次打击。

同治八年,奕䜣支持杀掉慈禧太后亲信安德海,为慈禧太后所恨。同治十二年,奕䜣劝谏同治帝不要修治圆明园,触怒了慈禧太后。光绪七年三月,慈安太后去世,奕䜣更为孤立。反复浮沉磨平了奕䜣往日的棱角,挫折了他的锐气,遇到大事他提不出应对的策略。中法战争中,奕䜣为首的军机处对于战与和拿不定主意,军队节节败退。光绪十年(1884),三月十三日,慈禧太后借口奕䜣“委靡因循”免去他的一切职务,奕䜣集团全班人马(武英殿大学士宝鋆、吏部尚书李鸿藻、兵部尚书景廉、工部尚书翁同龢)被逐出军机处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二十年又起用为总理衙门大臣,并总理海军,会办军务,内廷行走,但毫无作为。二十四年(1898)奕䜣病故,终年66岁。谥“忠”,其孙溥伟袭爵恭亲王。

【恭亲王溥伟】

恭亲王奕嫡孙,1898年承袭王爵。历任官房大臣、正红旗满洲都统、禁烟事务大臣等要职。在辛亥革命时期,与肃亲王善耆等人组织“宗社党”,妄图复辟清室,拒绝在清帝“退位诏书”上签字,主张整兵一战,是清皇族中的复辟派。

1912年2月,溥伟避居德国侵占的青岛。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军占领青岛,他妄图借用日本势力复辟清室,狂称:“有我溥伟在,大清帝国就不会灭亡”。在日军的支持下,他和善耆搞起“满蒙独立运动”,重建已被解散的宗社党,还在辽东一带召纳土匪,秘密组织“勤王军”,为复辟清室枉费心机,苟延残喘。1916年2月,溥伟在青岛期间曾收到前陕甘总督升允自东京送来的密函,信中叙述升允在日本联络上层力量支持复辟活动。见此信,溥伟遂和善耆加快了复辟步伐,并预谋6月中旬在辽南一带举事。不料6月6日袁世凯突然病死后,日本政府随之改变了对华政策,将宗社党军队和蒙古骑兵解散,辽南举事落空。1922年2月善耆死亡,溥伟复辟清室企图成为泡影。

1922年秋天,溥伟从青岛移居大连,在黑石礁筑室“星浦山庄”(今为大连星海宾馆),闲居中广交大连文人,赋诗作画,以打发其惆怅无聊的日子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为诱迫溥仪早到东北筹建满洲国傀儡政权,将溥伟从大连接到沈阳,让其当“四民维持会”会长,扬言要以溥伟为首建立“明光帝国”。日军还让溥伟穿上“王服”,在日伪警宪的簇拥下祭陵。溥仪得知这一消息,急忙来到旅顺,顺从地当了日本的傀儡皇帝。从此,溥仪对溥伟心存戒虑,总是放心不下,生怕溥伟夺去帝位,始终没有给溥伟一个职位,就连日常的零花钱也不肯给。

1936年1月,溥伟在贫病交加中,死在新京(今长春)一家旅社里,终年56岁。

子女奕一生,在政治舞台上经历几番大起大落,“曾经沧海难为水”,难免有看破红尘之念,而他在家庭生活中更是让他经历了太多的身心交瘁。最大的不幸是儿女多早殇,侥幸活下来的则难堪造就。他有4个儿子,长子载澄、次子载滢、三子载浚、四子载潢。其中三、四两子俱幼殇。长子载澄袭贝勒,成年后胡作非为。这三个儿子,都死在他前面。另外一个儿子载滢,一度过继给奕的弟弟钟郡王奕詥,袭贝勒爵位。庚子事变(1900)时,因卷入义和团活动又被夺去一切职衔。

奕对子女很重感情。他的第二女仅活到3岁就夭折了。四个月后,他的第三子载浚出生。适逢清军克复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市),当时奕位极人臣,红得发紫,同治帝下诏恩封其诸子,生仅一月的载浚竟获封辅国公。其获封年龄之幼,在有清一代是空前绝后的。奕信佛,曾臆想载浚是爱女转世,心里稍感慰藉,谁知两年后载浚又夭折了。奕悲痛至极,将第二女和载浚的棺椁一同迁往他选定的一处墓地(在今北京市昌平区东三十里翠华山前麻峪村。顺便提一句,中国当代史上最著名的秦城监狱就建在这片墓地上)安葬。他担心爱女葬处没有标记很快会被后人遗忘,特地撰写了墓志铭。铭文写得真切动人,慈父爱女之心充溢字里行间。大意是说:“你死后四个月,你的弟弟出生。过二年,他又死。难道是你的灵魂不灭,托生他而来?然无端而来,又无端而去,又何必为此一见再见,以重伤我心?难道该把这一切归结为命运的安排吗?”奕为子女的一再殇逝哀痛不已,深感生命的脆弱,人世的不可测,最终只有归结为不可捉摸的命运了。

奕死后,也葬在这块墓地上。这是他赋闲时亲自选定的陵址,到现在当地百姓还俗称为“六爷坟地”。园寝中曾专门辟有一处俗称阿哥圈的“小园”,里面除早年入葬的第二女和第三子载浚外,还陆续葬有奕的第三女、第四女和第四子载潢。父子生前相聚无多,死后终于可以永久相依了。

以恭亲王的显赫地位,当初兴建园寝时,规模一定非常可观。不过随着清朝的覆亡,民国的内忧外患,恭亲王的园寝几次被盗掘,很快破败。上世纪50年代,为修十三陵水库,又从墓地拆走大量石料。据说十三陵水库大坝上那几个醒目的大字,就是用园寝的汉白玉石砸碎后拼成的。园寝遭受了彻底的破坏。如今,麻峪村前的田地里,仍矗立着一座精美的石头牌坊,是恭亲王园寝内唯一的遗物。

奕后代有影响的人物有三个,一个是他的长女荣寿公主(1854—1911),一个是前面提到的长子载澄贝勒,再有一个是第二代恭亲王溥伟。

太后养女——荣寿公主大格格生于咸丰四年,同治初年,慈禧太后为了拉拢奕,把她接进宫中教养,接着就晋封她为荣寿固伦公主,时年11岁。

清朝制度,中宫皇后所生女封固伦公主,嫔妃所生女封和硕公主。固伦公主品级约相当亲王,和硕公主约相当郡王。至于格格,成为亲王以下所生女的统称,但也有等级之分,亲王女封郡主。非皇帝亲生女而晋封为公主,在清朝历史上凤毛麟角。奕的长女以郡主身份获得固伦公主品级,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殊荣。不过,荣寿公主的经历也并非一帆风顺。同治四年(1865),奕与慈禧太后发生矛盾,被罢去议政王和军机大臣,荣寿公主也受到牵连,其固伦公主的品级被撤销,直到光绪七年(1881)才恢复。

荣寿公主13岁时,经慈禧太后指婚,下嫁给世袭一等公景寿的儿子志端。景寿早年曾娶道光帝的第六女寿恩固伦公主。父子两人均娶固伦公主,是最显赫的皇亲国戚。但志端没有多大福份,婚后半年病死。丈夫死后,荣寿公主作为太后养女又回到宫中陪伴太后。公主生前,西方照相技术已传入宫廷。从保存至今的相片看,中年的公主相貌平平,长脸盘,大鼻子,眉宇间充溢着威严与高贵。

荣寿公主出身亲贵,自幼目空一切。以后受到太后垂顾,更加颐指气使。她出门时,行人必须回避,车马必须停住给她让路。光绪初年,副都御史锡珍在路上遇到公主仪仗,躲避不及,车马冲犯了公主仪仗。公主大怒,将其连人带马押送协尉衙门。锡珍被迫跪在公主轿前叩头求饶,才被开释。不过,随着年龄增长,荣寿公主的霸气逐渐消退,无论是在太后面前还是在宫廷内外,她都广结善缘。据说,载湉(光绪帝)即位后,恭亲王一家对他很嫉妒。但荣寿公主却能顾全大局,与载湉相处得很好。又据说,后来慈禧太后要废掉载湉帝位,她在太后面前曾极力劝阻。荣寿公主府的遗址在北京东城大佛寺街,今北京中医医院内,早已踪迹全无。

顽劣的“澄贝勒”奕的长子载澄(1858—1885),人称“澄贝勒”,受封为郡王衔贝勒,曾任内大臣和正红旗蒙古都统。载澄去世时,年仅28岁。因为是恭亲王长子,还被赐与“果敏”的谥号。有《世泽堂遗稿》3册传世,署名多罗果敏。集前有他同父异母弟载滢写的序文。序文说:“兄以皇孙之贵,秉光明俊伟之资,其习威仪,博材艺,精骑射……兄自束发受书,过目即能成诵。喜为诗,叉手而成。”载澄天资聪颖,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喜读书吟诗,虽未及三十而陨,已有不少成熟的诗作。

载澄虽有文才,但在晚清诸王子中,却是以放荡顽劣驰名。这可能与两个幼弟早殇,他又是长子,自幼深得父母溺爱有关。奕家教的失败,由此可见一斑。《清朝野史大观·清宫述闻》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某年夏天,载澄率一帮恶少游什刹海。在岸边品茶时,见邻座有一妖艳妇人,孤身无偶,向他频丢媚眼。似曾相识,欲言又止。载澄性喜沾花惹草,派手下购莲蓬一束相赠,对她说:“这是大爷所赠,想与你相会,可以吗?”妇人答:“我家人杂,很不方便,请大爷选个地方。”载澄听了大喜,把她邀到一家酒楼密室相会。两人相好日久,妇人知其为载澄,载澄却不知妇人姓甚名谁。一日,载澄对她说:“我俩情投意合,却不能长相厮守。这可怎么办?你不如嫁给我。”答称:“家有婆婆有丈夫,那样势必不成。唯一的办法,是在半路上把我劫走。大爷劫一妇人,谁敢说半个不字!”载澄听说大喜。仍约女子会于什刹海茶座间,他率一群恶少一拥而上,把妇人劫走。一时舆论沸腾,以为载澄抢夺良家妇女,不知是两人预先设计。该女之夫为潦倒旗人,听说她被载贝勒劫去,不敢控告,怒气郁结,酿成疯癫,终日袒发露胸,在街上胡言乱语。后来得知,该妇也是宗室(皇族)女,论起辈分,还是载澄的姑姑呢。

载澄劣迹斑斑,做父亲的奕却拿他没有一点办法,最终落到父子情义断绝的地步。据说载澄有病,奕不忧反喜,竟日盼其死,虽延医吃药,不过掩人耳目。日久病重,家里人报告奕,说:“姑念父子一场,还是看他一眼。”奕走入载澄卧室,见他侧身而卧,气如游丝。浑身黑皱绸衣裤,上用白丝线绣满蜘蛛。奕不看则已,一看大怒,呵道:“就这一身匪衣,也该早死了!”说罢,掉头而去。载澄很快气绝身亡。

奕为什么对他这么大怨气?载澄人品顽劣,倒也罢了,关键还是他带坏了小皇帝载淳(同治皇帝)。载淳与载澄一为君一为臣,毕竟是亲叔伯兄弟,两人年龄接近(载澄年长2岁);载澄自幼在宫内上书房伴读,与载淳气味相投。长大后,载澄经常出没于声色犬马之地,见多识广,常把外间的奇闻趣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小皇帝听。载淳亲政后,禁不住诱惑,仍常与载澄微服出宫,与他到娼楼酒馆宵游夜宴,寻花问柳。奕虽知情,又不敢张扬,使皇帝蒙羞。故借口载澄诱抢族姑一事,下令把他关入宗人府的高墙内,意在永久监禁。不想奕的福晋去世,载澄乘机向慈禧太后请求:“当尽人子之礼,奔丧披孝。”儿子给母亲尽孝,这要求一点也不过分。太后特旨放出,载澄原形毕露,依然故我。

时运不济的溥伟载澄死时无嗣,奉太后懿旨,把载滢的长子溥伟(1880—1937)过继给他。奕去世后,溥伟袭亲王爵位,成为第二代恭亲王。溥伟其人风度翩翩,擅长辞令。光绪帝载湉去世时(光绪三十四年,1908),溥伟29岁,在皇族近支溥字辈中,他年龄居长。溥伟自以为祖父功高,觊觎帝位之心尤其强烈。谁知慈禧太后最终却选定了醇亲王载沣之子、3岁的溥仪(宣统帝)继位。溥伟为此忿忿不已,日久生疾,只好求医问药。某宗室显贵私下嘲笑他:“这是患的心病啊,恐非石膏一斤、知母八两不可。”另一个补充道:“哪里,只须皇帝一个、江山一座足矣。”溥伟的不满,在皇族内尽人皆知,所以宣统一朝,他受到醇亲王一系的疑忌,未能跻身于权力中枢,只当着一个挂名的禁烟大臣。但他继承了恭亲王府的庞大家业,仍安享荣华。

1914年,他避居青岛德租界,收入锐减,仍旧挥霍无度。家中仆役成群,外出时前呼后拥。一切吃喝日用均从北京采买,鸡鸭鱼肉和咸菜只要老字号,如天福酱肉,天源咸菜,致美斋点心,不一而足。每月开支三五千元,仍不够花销。由于年年寅吃卯粮,最后只好把地租收入分为两份,留给北京家人一份,青岛一份,王府管事人等也分作两拨,依旧费用不赀。

溥伟的下场很可悲。他先跑到青岛想投靠德国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又迁大连,与日本人建立了联系。他在穷困潦倒中仍对“亡国”一事耿耿于怀。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用武力占领了辽宁、吉林等地。溥伟企图借助侵略者的刺刀,实现他复辟清朝当皇帝的梦想,为此特地跑到沈阳祭陵。不过当时日本正扶植溥仪就任伪满洲国的傀儡“执政”,认为溥伟祭陵行为“与日本有相矛盾的地方”,令他立即终止祭陵活动,并将他赶回大连。溥仪对他也不放心,始终没有给一个职位,连零钱也不肯接济。后来,溥伟贫困至极,死在长春的新华旅社里。

书画作品

恭亲王

恭亲王

恭亲王

恭亲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何用java替换看不见的字符比如零宽空格​十六进制U+200B
 干货   2023-09-10
网页字号不能单数吗,网页字体大小为什么一般都是偶数
 干货   2023-09-06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4096
 干货   2023-09-06
Noto Sans CJK SC字体下载地址
 干货   2023-08-30
window.navigator和navigator的区别是什么?
 干货   2023-08-23
js获取referer、useragent、浏览器语言
 干货   2023-08-23
oscache遇到404时会不会缓存?
 干货   2023-08-23
linux下用rm -rf *删除大量文件太慢怎么解决?
 干货   2023-08-08
刀郎新歌破世界纪录!
 娱乐   2023-08-01
js实现放大缩小页面
 干货   2023-07-31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百态   2023-07-31
英语学习:过去完成时The Past Perfect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31
Mysql常用sql命令语句整理
 干货   2023-07-30
科学家复活了46000年前的虫子
 探索   2023-07-29
英语学习:过去进行时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28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告知页面适合哪种终端设备:PC端、移动端还是自适应
 干货   2023-07-28
只用css如何实现打字机特效?
 百态   2023-07-15
css怎么实现上下滚动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三角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椭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正方形?
 干货   2023-06-28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蜘蛛爬虫ip大全
 干货   2023-06-22
javascript简易动态时间代码
 干货   2023-06-20
感谢员工的付出和激励的话怎么说?
 干货   2023-06-18
 
>>返回首页<<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