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壳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2-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吹壳子俗话“吹壳子”是四川流行的方言。

“吹壳子”一词,是聊天、讲闲话的意思。指的就是那种多人在一起,天文地理、鸡毛蒜皮、无拘无束、胡吹神侃的语言交流活动。 “吹壳子”的一种,闲话已属随便,所“话”者又是“吹壳子”的事,可见不是很严肃,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好了,千万不必太当真。

北京人谓之“侃大山”,上海人称之为“吹牛皮”,成都、重庆地方叫做“摆龙门阵”,东北人说的是“唠嗑”……明白了吧,吹壳子就是人们聚到一起说闲话的一种自由活动,它最初是几千年来农业社会乡人自娱和心灵、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因为那时相对封闭,一家一户过日子,而大家血管里流淌着的是祖先群居时的血,耐不得孤独和寂寞时,就时常走到一起扎扎堆、聊聊喜怒哀乐,以寻找生活的乐趣,好打发如牛在磨道一样的日月。

“吹壳子”当然也是生活节奏日益紧张的现代人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吹壳子时,大家从心到身都处于一种极度放松状态,“壳子”不需要主题,也没有模式,它完全是“意识流”的,不用刻意从哪件事情说起,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关话匣子。比如,才说到前段时间猪流感改名了,是因为说那个病不是由于吃猪肉引起的,也不知咋的,一不小心又扯到上证大盘指数刚刚企稳,又要重启IPO;才为会不会因为IPO的重启影响大盘走稳争得面红耳赤,一忽儿又说起了三江河畔的钓鱼最能养心;你正津津有味地大讲韩剧的缠绵悱恻,我可以打断你的话,先问你哪家火锅鸭肠味道最好……于是,信息的交流、知识的传播、疑惑的解答、爱恨的表示、寂寞的排遣、怨愤的宣泄、无聊的打发,都在“吹壳子”里完成了。

人们喜欢“吹壳子”,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想“吹”你就“吹”吧,警察不会上门,纪委不会找你谈话,说了就说了,图的是快活热闹、和谐有趣。说到这里,我就想起“吹壳子”时常常共勉的一句口头禅:“哪里的话哪里丢哈”。意思是说,讲的都是闲话,过了就过了,大家都莫当回事,你要较真揪我的辫子,对不起,没门!我概不负责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